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鱼跃龙门再现长江上游,增殖放流保护生态多样性

来源:犍为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唐雯 陈妍君 发布时间:2021-12-20 09:57:01

1639965426(1).png


为修复岷江鱼类资源、改善岷江流域生态环境,12月16日,四川省港投集团岷江公司与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在乐山市犍为县共同举办了2021年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项目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省委政法委、省人民检察院、省农业农村厅、省航务海事中心,市县有关部门及省港投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活动。

增殖放流的意义及鱼类介绍

鱼类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殖放流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迅速补充鱼类种群数量,有计划的增殖放流还能促进鱼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恢复食物链、达到长效生态效果。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具体实践,对保护岷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物种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放流共向岷江干流投放13种鱼类,共计29.1万尾。其中,除了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经济鱼类外,还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岩原鲤、长薄鳅以及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黑尾近红鮊、华鲮。为方便后期开展增殖放流科研监测及效果评估,放流前,科研人员已经对放流的鱼类进行了标记,并保留了分子样品。

1639965458(1).png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要求,2020年5月,犍为县人民检察院与四川岷江港航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通过共建,共同打造长江上游鱼类生态法治保护工作品牌—“鱼跃龙门”,依托生态鱼道和鱼类增殖放流有效补充岷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厉打击各类危害鱼类及水生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配以岷江流域生态公益保护协作机制,构建预防、打击、修复综合性保护体系。今年9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二期蓄水完成,总投资6770万元的仿生态鱼道正式投入使用,仿生态鱼道是模仿自然河流、呈现自然水道形式的鱼道,它提供的流动条件类似于未受干扰的河流的流动,从而使鱼类越过鱼道时不发生非生物性边界条件的改变。目前,生态鱼道内已有鱼儿畅游其中,这标志着犍为枢纽仿生态型鱼道工程已初步达到设计效果。

1639965468(1).png

今后,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将与四川岷江港航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工程”的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大力开展岷江流域生态系统法治保护工作,注入新元素、新视野、新发展理念,将生态鱼道、鱼类增殖站及库区水域打造成集水生生物保护、救护、繁育、研究、生境修复、宣教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全力推动“鱼跃龙门”品牌建设,力争创出特色,打响品牌。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