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邻水县丰禾镇:小小枇杷园 筑牢增收路

来源: 作者:熊建军 发布时间:2023-05-12 14:26:22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近日,又到了一年一度枇杷成熟的季节,在邻水县丰禾镇泥汉坪村杜家沟的枇杷园里,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黄似橘,亮如金,圆润清香,惹人眼目,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只见慕名而来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枇杷园里穿行,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品尝,有的忙着拍照,有的忙着抖音直播。果农们有的忙着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有的则在五华山景区旅游环线公路两旁搭起了临时小摊点出售。好一幅丰收的热闹景象。

QQ图片20230512142641.png

“前几年就听说丰禾镇杜家沟的枇杷口感好,水分足,甜度高而远近闻名,今天终于和姐妹们从重庆垫江跑过来了。百闻不如一见,一颗颗金黄的枇杷,或隐于绿叶,或攀上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诱人,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枇杷的清香,真是太美了,品尝起来真是太甜了!这里枇杷才10元一斤,价格便宜,今天我们已经摘了10多筐,准备带一些回去送给亲朋好友们尝尝,同时也想给在浙江和广东打工的亲人们邮寄一些过去。今天在枇杷园体验采摘生活,好快乐。”王小姐动情地告诉笔者。

QQ图片20230512142706.png

“我是快递公司的,来自邻水县城。最近杜家沟的枇杷在抖音上成了网红打卡点,都说很好吃。趁着周末,和同事们到枇杷园里来采摘、游玩,体验体验采摘的乐趣,顺便想来和乡亲们商量枇杷网上销售事宜等。大家在果园里品尝了一下,这里枇杷果大、皮薄、色艳,,一口咬下,汁水四溢,口感鲜甜,肉质细腻,简直从嘴里甜到肺里。今天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游客同时来到果园里采摘,真的名不虚传呀”!正在果园里采摘枇杷的顾客谢先生很是称赞。

QQ图片20230512142732.png

据“丰禾镇林果家庭农场”主人、原村支部老书记倪水清介绍:“杜家沟原属林果村一组,合并后现在是泥汉坪村八组,整个枇杷园有200余亩。今年的枇杷不但产量特别高,有的甚至压断了枝头,而且因为枇杷皮薄而韧,容易剥离,肉质细腻,汁多易溶,风味清甜,品质佳美销路特别宽。保守估计每亩产量1000斤以上没问题,每斤销售价在10元左右,整个杜家沟枇杷园收入至少200万元。今年我家10亩枇杷收入10万元目标能够实现。今年枇杷成熟得早,从五一节日开始,到五月底整整一个月都有枇杷供大家采摘”。

近年来,丰禾镇依托乡村振兴惠农政策,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在杜家沟不仅形成了枇杷产业的布局,还利用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生猪和肉牛养殖产业带,在半山腰还建立了花椒、桑葚、樱桃、垫江李、凤凰李、蜂糖李、柑橘、椪柑、脐橙、西瓜等多种产业基地,奠定了产业示范模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自家的小果园,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渠道,让每户都有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助农增收,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产业引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熊建军)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