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资中县“三四三”举措助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资中县公安局 作者:刘介兵 发布时间:2024-01-29 09:44:59

2023年,资中县公安局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火案攻坚2023”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三个明确”“四个强化”“三个到位”工作举措,实现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零伤亡”“零事故”“零刑事案件”的目标,有力保障了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2024年1月,资中县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总结部署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县森林警察大队及民警郭丽被省公安厅表彰为“火案攻坚2023”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和突出个人。

    聚焦“三个明确”强化高位部署

明确工作方向。杨绍文副市长每月坚持到资中县督导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1-2次,每次深入2-3个重点林区镇实地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和座谈会上听取的工作困难,逐一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针对性措施,为各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资中的信心和决心。

明确防控目标。局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会等12次,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分析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刻汲取“西昌3·30”“重庆8·17”等森林火灾教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起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和不发生森林火灾的防控目标。

明确工作职责。先后出台《森林火灾应急方案》《森林防灭火工作方案》《火案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等5个方案和3个行刑衔接机制,明确了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工作重点,并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纳入县局“督考推”重点工作,严格进行督导考核,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了工作有部署、责任有落实、督导有跟进。

    聚焦“四个强化”严实工作举措

强化以“宣”示“警”。突出开展“开学第一课”“七进”活动、“3·30警示日”等,协同发动“船城义警”“一村一警务助理”,“线上线下”开展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以案示警宣传教育活动11次,走访群众5万余户,发放宣传单8万余份,张贴禁火令3000余份,着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强化以“巡”控“点”。突出警力巡防模式,平时以森警大队和派出所警力开展“动态巡逻检查”为主,特巡警“无人机巡防”为辅的巡逻方式;重要时节由局机关增援警力“下沉一线”,配合派出所协同镇政府开展巡逻防控,全局共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出动警车800余台次,巡逻防控中收缴打火机、鞭炮等违规带入林区物品137件,提升了重点时节、重点林区、重点人员的把控能力。

强化以“查”消“患”。突出对森林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与森林紧密相连的学校、工厂、墓地、加油站、炸药库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设施,开展火灾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摸底,共排查森林火灾隐患25处,及时将巡查发现的森林防火漏洞和隐患风险点通报相关部门或森林经营主体单位整改落实,提升了安全隐患防控能力。

强化以“打”促“防”。以“火案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火案必破”的理念,扎实推进“林警长制”及各项工作落实,压紧压实公安机关“4+4”工作责任,依法从快侦破森林火灾治安、刑事案件,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12起,批评教育17人,全年无涉森林防灭火刑事案件发生,提升了打击野外违规用火震慑效应。

    聚焦“三个到位”确保落实成效

思想认识到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林火可防”理念,时刻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谆谆告诫,主动扛起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火案侦办、隐患排查、巡逻巡护、宣传教育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联防联控到位。积极主动对接气象、应急、自规等相关部门,依托卫星监控平台、森林资源“一张图”,及时掌握每日全县森林情况,针对森林热点预警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做到24小时精准防控,着力构建协同作战、共管共治的工作格局,共开展专项联合检查工作18次,联合巡逻检查80次,确保森林防火安全防线更加牢靠。

应急保障到位。优化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方案,以时刻备战的工作作风,抽调全局民辅警组建了一支由100名、200名、400名警力组成的三级应急队伍,购置了一批防灭火器材和物资装备,确保一旦发生火情,救援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履行好森林火场警戒、交通疏导、治安维护、火案侦破等公安职责提供坚实的保障。(刘介兵)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