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经梳理,报告中“设立全国首个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和‘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两个亮点工作均来自泸州法院。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川法院设立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安徽法院会同妇联等部门落实留守儿童委托照护责任,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及家庭保护意识。”
2021年11月6日,全国法院系统首个设立的涉诉未成年人家教指导工作站在四川落地。当天,叙永县法院少审庭挂牌成立了“酒麒麟·法润乌蒙”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叙永县团县委、关工委、妇联、民政局、教体局联合推荐的10名家教指导员,受聘领证上岗。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将对叙永县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存在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家庭教育缺失、不当家庭教育观念、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川‘石榴籽’调解室、云南‘金花’调解室、西藏‘送法进边境村居’、新疆‘冬不拉’调解室、兵团‘农牧团场法官工作室’等受到各族群众欢迎。”
“石榴籽”调解是四川法院落实“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的创新之举,积极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石榴籽”调解起源于叙永县摩尼镇人民法庭,如今已在全省民族地区“开花结籽”,成为当地多元解纷工作的重要载体。截至2021年,全省已建立“石榴籽”调解室(组织)117个,专兼职调解员513名,共调解各类纠纷6080件,在线调解率达40%,有效维护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今年,“石榴籽”调解入选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