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诉讼服务理念,切实践行“从当事人需求出发,让当事人满意而归”的司法为民宗旨,通过“六服务、三同步”工作法,构建开放、公正、透明、便民的阳光诉讼服务格局。
坚持普惠服务与定制化服务同步,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
一是惠及公共便民的服务。坚持“全程透明、分流引导、集约办理、便捷高效”十六字方针,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具备较完善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便民功能,为来访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服务项目包括导诉服务、立案审查、案件繁简分流、判后答疑、上诉案件移送、信访接待等20余项诉讼服务集中集约限时办理业务,并涵盖当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全方位、多渠道、便捷化立案服务。二是定制个性化有温度的服务。坚持“交互式”服务理念,通过“心连心”服务沟通,因人制宜提供个性化定制有温度的诉讼服务。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立案;对距离较远的当事人告知邮寄立案;对案件判决结果或裁判说理部分有疑问要求答疑的当事人,通过专门的诉讼辅导窗口约见法官、申请判后答疑。
坚持人工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同步,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
一是做优人工问答咨询服务。实行诉讼服务午间不打烊活动,涉及案件移送、承办法官、开庭日期等基本信息,由窗口工作人员及时运用授权查询并回复当事人;对立案情绪较大的当事人,通过沟通交流、诉讼辅导,提示诉讼成本及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从心理上缓解当事人情绪提示,引导其理性诉讼。同时,优化陪审员管理制度,在诉服中心确定专门人员管理人民陪审员参审联系、登记工作,保障陪审员参审案件的公平、公正。截至目前,通过“午间不打烊”活动,为群众办理业务112件次,现场答疑158人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当事人司法获得感。二是提升司法智能化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在诉服大厅实现“指尖诉讼”的一站式诉讼便民服务,通过智能诉讼综合柜台,当事人触摸屏幕自助填写诉状及起诉状文书“一键生成”,自助查询计算诉讼费金额及立案进度查询。通过智能诉讼风险评估类案参阅柜台,可进行某一类纠纷案件的问答咨询,了解其案件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通过案件查询卷宗阅览柜台,当事人可以凭其本人身份证直接扫描识别查询其本人在法院的相关案件。通过自助文件柜,为当事人和法官之间转递文件材料,既为当事人提供了直接将材料交给法官的途径,又避免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见当事人的“畏难”情绪,自助文件柜收转材料108次。
坚持诉中服务与判后服务同步,打造“全程化”诉讼服务模式
一是规范诉中案件同步查询。诉讼大厅设立了专门的查询窗口,案件审查立案后,坚持每案同步扫描、同步录入、同步公开,让当事人得以查询其案件进度。规范案件诉前调程序,实行诉前调案件实时跟踪、警示制度,诉服中心按月通报诉前调超期且无正当理由的案件情况,对已开庭排期案件实时汇总登记,对当事人了解案件审理进度、裁判进度,为其联系承办法官进行查询,既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又倒逼办案行为规范。加强规范“四类案件”监督管理,严格监管报批程序,确保办案质效。在大厅设立举报监督信箱,院庭长轮流值班信访接待,畅通民意,形成内外监督,由诉服中心登记并反馈信访诉求。二是跟踪已结案件答疑息诉。诉服中心统一办理结案管理工作,案件结案后,诉服中心实时动态提醒各业务庭司法公开、已结案件归档进度等,各业务庭确定1名联络人,负责本庭司法公开工作,确保司法公开、案件归档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建立判后答疑预约制度,案件判决后,当事人对法院裁判文书有任何疑问的,可在诉服大厅专门的窗口填写预约申请表,通过工作人员联络承办法官,确定时间地点后联系当事人开展判后答疑,并在5日内答疑结束。
(叙州区法院 甘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