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六中举行消防逃生应急演练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来源:巴中六中 作者:杨弢 蔡阳宗 郑红梅 李林 发布时间:2022-09-22 19:46:38

消防安全宣传


1663847358523865.png


1663847385452257.png


为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帮助师生更好的掌握应急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线,我校于2022年9月15日上午举行了消防逃生应急演练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此次活动特邀请了巴中消防支队的教官来我校做指导,全体宿管员、安保同志、食堂工作人员以及部分班级学生参加。

1663847473314004.png

9点40分,教学楼烟雾四起,一道火警警报声响起,教室上课的师生们按照之前既定的路线有序疏散,演练过程中,各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捂鼻低姿弯腰的动作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疏散到操场,各班清点人数后依序向总指挥报告人数情况,全校师生逃生演练成功!

随后巴中市消防支队的教官向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用生活实例讲述应对火灾的措施,并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告诫全体师生“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惊慌,谨记灭火四字口诀‘摇、拉、握、压’,在保护自身的安全下,进行灭火。”现场,学生代表、安保人员、宿管员、食堂工作人员在教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一次灭火,进一步了解了消防安全知识,获益匪浅。

活动最后,万克军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告诫全体师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和自救技能,确保校园安全和自身生命安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共创平安校园。

1663847490506831.png


通过本次消防安全逃生应急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师生真正掌握了遇到突发事故时自护自救的基本要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01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02

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03

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

04

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01

控制可燃物

02

隔绝助燃物

03

消除引火源

消/防/安/全/


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663847444189607.png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气)这一条件,采取适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采用不燃物、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这一条件,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此法还可用于冷却尚未燃烧的物体,如建筑构件、设备等,避免它们受热幅射影响而发生燃烧或爆炸。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与燃烧物邻近的可燃物隔离开,阻止燃烧进一步扩散。


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喷在燃烧物上,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终止。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