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结果正式揭晓,由巴中市文化馆与巴州区文广旅局联合打造的四川扬琴《蜀道》喜获群星奖,这是巴中推动群文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巴中市深入实施“六个一”文艺精品工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责、群众主体、活动主推”,积极创作打造精品力作,繁荣了群众文艺事业。
紧贴时代,打造文艺精品。围绕巴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创作了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老区发展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文艺作品100余件,四川扬琴《黄荆树》、表演唱《哈哈响》、舞蹈《打亲家》等文艺作品获得了四川群星奖,选送舞蹈《翻山铰子》、四川清音《摘枇杷》等参加了国家、省文艺展演活动。
文化惠民,推动全民共享。接续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等文旅节庆活动,不断提升巴中文旅影响力。年均开展“精品剧目进巴中”20余场次,举行“律动巴山”“群星耀巴山”“相约古镇”等优秀群众文艺展示展演活动600多场次,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实施数字文艺传播行动,开展“新春七天乐 天天看大戏”、优秀群众文艺线上展播等活动,吸引500多万人次线上观看,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扶持引导,加强政策保障。成立巴中市文旅康养领导小组,建立群文工作考核机制,出台《巴中市“六个一”文艺精品奖励办法》等政策,加大群众文艺创作扶持奖励。加强题材规划论证,建立文艺创作联动机制,整合全市群文资源,打捆使用文艺人才,实现群文作品共创、品牌共建、成果共享。持续实施文艺推优工程,通过“媒体推、网络播、名家评、展台展、舞台演”等方式推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群文作品5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