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巴州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灾理念,在汛前217处地灾隐患“一点一演练”基础上,全面启动32处高风险地灾隐患点夜间演练。
在演练中紧扣“实战”。夜间是地灾防范高风险时段,通过模拟在夜间强降雨等恶劣条件下紧急组织群众避险转移,让群众进一步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助力群众“早撤快跑”。
在演练中修订“预案”。针对夜间可能出现的断电、断路、断网等特殊情况,检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基层干部群众接到短临地灾风险预警后是否快速响应、是否有效应对,并有针对修改完善防灾预案。
在演练中发现“短板”。通过夜间演练查找症结、对症施策,特别是通过夜间演练喊醒“睡梦人”,重点帮扶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人员紧急避险转移,切实提升干部群众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演练中检验“装备”。电筒亮不亮、锣鼓响不响是群众有效避险的关键环节,通过此次夜间演练,检验和测试应急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临战时干部群众不慌不乱,有序、有效、科学应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