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人社系统聚焦创建“全国一流、全省最优”营商环境这一目标,秉持“温暖人社·倾情服务”理念,在恩阳区试点推行“人社跑团”政务服务新模式,为企业和群众靠前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园区”,有效擦亮“温暖人社”的金字招牌。恩阳“人社跑团”组建以来,累计为近万名群众和百余家企业提供帮办代跑服务1.2万件次,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保持在100%。
三级联动建强跑团队伍。按照市级抓统筹、区级抓推进、镇村抓延伸的三级联动工作思路,积极搭建“人社跑团”服务平台,组建百名“人社跑手”队伍,规范帮办代跑流程,推动跑办服务高效运转。一是成立一个中心。在恩阳区人社局成立“人社跑团”服务中心,承担“人社跑团”队伍建设管理、统一指挥调度、政策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二是选派两类“跑手”。坚持以人社系统业务骨干为主力,在区级就业社保经办机构、各镇(街道)人社服务中心、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统筹选派80名专业“跑手”,负责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人社业务代办代理服务。坚持以“恩阳跑团”专职跑手为补充,吸纳经验丰富的20名专职“跑手”参与“人社跑团”,负责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三是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对区——镇——村三级人社服务机构,实行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服务管理“三统一”,分级明确人社政策宣讲、政企沟通联络、事项审批代办、难题破解协调等具体职责,逐项细化主动对接、提前告知、登门办理等服务流程,构建起“城区15分钟+乡村5公里”人社便民服务圈。
三种模式畅通跑团服务。根据申请人的网办水平、行动能力和申办事项难易程度,分别提供代收办、线上办、上门办三类服务,充分满足各类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一是驻点代收办。将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创业担保贷款等12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帮办代跑清单,将社保参保登记、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22项人社业务的受理权限下放到镇(街道)、村(社区),在区政务服务大厅、镇(街道)人社服务窗口、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园区零工市场等服务平台,落实专职人员坐班服务,现场收集群众的办事需求,受理代办帮办事项。二是远程线上办。充分发挥“四川人社”“四川E就业”“四川E社保”“巴中人社”微信公众号、“恩阳跑团”服务热线等网络平台作用,大力推行“互联网+人社跑团”政务服务,贯通远程服务渠道,推动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失业保险待遇申领等33项高频人社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其中探索推行的“网络仲裁庭审”不见面服务,实现了全方位、无障碍、零距离接受劳动维权举报投诉。三是上门主动办。组织“人社跑团”广泛开展以人社服务进村社、进企业、进门店、进工地、进家庭和送法律、送政策、送培训、送信息、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进五送”活动,累计为园区企业上门开展用工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100余次,为特殊人群入户提供社保验证、就业岗位推介等服务5000余人次,被广大居民亲切称为园区企业的“店小二”、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三维发力提升跑办质效。坚持以组织“跑手”参加政策、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抓手,不断拓展代办服务事项范围,优化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提升“人社跑团”业务能力、服务效率。一是“快办行动”促办理提速。进一步“清、减、压”,全面推行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更多事项简便办,着力实现人社服务“零距离”、为民办事“零障碍”。二是“练兵比武”促素质提高。组织人社“跑手”常态化参加“练兵比武”活动,通过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着力培育一批“人社知识通、政策一口清”业务骨干,全面提升代办能力。持续开展“领导走流程”、人社“跑手”体验活动,组织恩阳区人社局、就业社保经办机构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带头走一次网办流程、当一次人社“跑手”,靠前体验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卡点问题。三是“好差评”促服务提质。全面推行人社服务“好差评”制度,建立“差评”事项流转督办、整改督导、跟踪问效机制,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和服务渠道“好差评”全覆盖,提升群众主动评价率和差评整改率。建立服务满意度测评及回访机制,对不按规定办理、无正当理由超期办理、代办人员违规代办、失职渎职和吃拿卡要等现象,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追责、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