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巴中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以“二次创业”为抓手,以服务建设“一区三中心”为主线,按照“11531”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落实党政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坚持党管法治。巴中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审议重要文件和重大决策部署,多次在重大会议和日常工作中作出具体安排, 主持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巴中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议 2 次、深入调研 4 次,对依法行政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党政“一把手”首责、分管领导专责、班子成员“一 岗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系统谋划、细化责任、整合力量、集中推进。三是坚持狠抓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纳入区级领导干部学法必修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群众工 作、推动各项工作刚性落实见效。党工委会议会前学法 9 场次、 理论中心组学习 9 场次、主任办公会前学法 11 场次。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一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制定了 2021 年 市场监管领域的 4 个抽查计划共计 13 个抽查事项,共抽查 30 户 企业。二是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经开区辖区已建立两个知识产权维权站点(兴文市场监管所、黄 家沟汽车博览交易中心二楼),按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受理知识产权咨询和投诉举报,移送知识产权投诉举报线索。三是通过走进企业和座谈的形式,开展税收政策宣讲。加强税务干部培训力度,开展“每月一讲”主题活 动。四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执法时主动亮证。进一步深化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法治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一是清理了自 2020 年 1 月以来各部门出台的各类涉公平竞争的政策性文件共计 10 份,未发现有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的内容。二是深入开展“金融顾问”服务。组建金融顾问服务团队。三是积极向各企业宣传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1 年至今没有新增拖欠民营企业主中小企业账款;突出整治招投标突出问题 5 个,扎实开展 “回头看”工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是加大科研投入。多种渠道向企业宣讲国省科技项目申报、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等。五是培育创新主体。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线上培训会,邀请专家深入泰美克、特兴智能、华兴杭萧、同远计算机等 10 余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针对性的 服务指导。六是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办结,实现全程网办。七是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压缩简易注销公告时间, 由 45 天压缩为 20 天。八是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存量房买卖电子完税证明,完成开展企业不动产转移涉及税收缴纳与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改革,实现“一窗办、 一日办、一网办”。实现不动产权登记流程精简至 2 个,已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全部在 0.5 个工作日办结。
全面推进平安建设
一是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近三年多来,共立刑事案件 679 件、 破案 355 起,抓获各类刑事作案成员 318 人,刑事拘留 203 人, 取保候审 145 人次,逮捕 97 人,移诉 246 人。2020 年度“扫黑 除恶”专项打击和案件、人员起诉工作质效位列全市第一,成功侦破了全市首例部督、首例巨额 涉税、首例破坏计算机系统等多起领域新、金额高且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系列大要案件。二是优化“智慧警务”。 经开区在守正创新中抓创新、促改革,探索实践、不断形成了“智慧警务”“一村一警”“一企一档”“经侦主动警务”等具有经开公安特色的改革品牌。三是深化安全监管。依托经开区综治中心,整合社区、街道、广场等各类网络监控 3200 余路,实现人、车、物的全面监控和检测。截止目前, 排查安全隐患 300 余起,化解矛盾纠纷 200 余起,为群众办实事 350 余件。
全面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严格执行《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四川省行政决 策合法性审查规定》,《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 行)》凡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经党工委或主任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在重大决策、重大合同的合法性审查中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经济事项,精心风险评估。招商引资重大事项决策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招拍挂的有关规定和各项优惠措施。依法审查规范性文件、重要协议等 60 件,出具审查意见书 60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