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记雨城区多营镇龙池村村民罗锦成的脱贫故事
来源: 作者:陈泽睿、黄雅凡 发布时间:2021-01-19 14:32:36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雨城区多营镇龙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多营镇大深村6组)村民罗锦成最真实的写照。他从年轻时就梦想着一天能走出大山,过好日子;但苦于山高水远没有路,空有想法却没办法实现,他有过失败,受过打击,想过放弃,如今,已是五旬的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硬是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微信图片_20210119091646.jpg

想拼,但现实制约 让他屡屡受阻

多营镇龙池村位于多营镇以西10公里,与芦山飞仙相邻,全村位于海拔900-1300米之间高山。全村属于山区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4%以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到龙池村就被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景深深吸引,但也恰恰是环境因素的制约,龙池村的发展深受阻碍。而罗锦成的致贫原因也正是因为交通条件落后,2013年12月罗锦成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初到罗锦成家时,他正在擦拭自己新买的摩托车。龙池村第一书记李柯君告诉记者:“那可是他的‘宝贝’,爱护的不行,回回来都看他擦得透亮。”

“以前全靠肩挑背磨,现在有车,不累人了,当然要宝贝咯”。罗锦成笑着说。龙池村地势高,路窄,以前又全是泥巴路,没有车,百来斤的农产品和肥料全靠人工背,来回就要四个多小时,磨人又费力。“那个时候,最快一星期就穿烂一双鞋,赚不到钱,舍不得买啊。”谈起过往,罗锦成十分感慨,“年轻那会儿,有力气,就想干,山上的竹笋、栽种的林木哪一样都可以卖钱,但是山上路不通啊。那个时候真的做梦都想把路修好。”

虽然内生动力很足,但那个时候,上不来,下不去,销路也没法保障,想改变太难。

1.jpg

脱贫产业“路”上干劲儿足

现实给了罗锦成很多打击,但他想改变自己生活的想法从未变过。2007年至2008年,为解决交通闭塞问题,村里提议集资修路,罗锦成第一个赞同,他投工投劳,将自己种药材辛苦得来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修路中去,两年间共投入一万余元,那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底。“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不用‘望天走路’,路通了东西才卖的出去。”罗锦成说。

村民有想法,肯出力,龙池村的每一个干部都很欣慰,但单靠自己的力量补足长期的贫困短板还是不够。为此,龙池村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积极与市委党校、区发改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上级党委、政府与帮扶部门的各种支持。终于,一条总投入达480万的宽敞硬化村道通向了家家户户。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完善后,产业发展也被提上日程。工作组积极探索,拉项目、找资金。充分利用驻村工作经费、驻村农技员经费、市委党校帮扶经费、社会捐赠等,邀请区科技局和川农专家来村调研、培训,探索特色产业;平整林地、选购球盖菇,开展林下药材及菌类试种;播种格桑花、百日草,开展蜜源作物种植;发放鸡苗,开展林下养鸡;开设山珍烘干、保鲜粗加工厂,入股西康藏茶集团等方式,稳步发展村集体经济。

为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动力,2016年,作为龙池村的帮扶部门,雅安市委党校、雨城区发改局成功联合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龙池村建立服务学习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川大师生通过走访调研、根据龙池实际制定养蜂计划,并在腾讯公益网发起公益众筹,截至2016年5月,共有6057人捐助,筹得资金30373.05元。“刚开始村上说搞集体养蜂,有些人不愿意,想着反正也轻松,还有专家指导,我就要了5箱蜜蜂,后面分了20箱蜜蜂出来,一箱卖500元,赚了几大千哦!”罗锦成笑着说道。

靠着养蜂、林木、药材种植以及打零工,2018年罗锦成成功脱贫。2020年罗锦成家年人均纯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约7.9倍,他总说“只要肯干,就饿不到,关键是靠自己”。奋斗果实的甜蜜,他尝到了,再拼一把的信心也更足了。他时常和李柯君通话,希望能多帮忙留意一下其他合适的岗位,“苦点累点没关系,需要技术我也可以学”他说。

看着罗锦成敢拼、敢干的劲儿以及对工作组的信任,李柯君和同事深受感动,大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为此,龙池村大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聚焦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查找招工信息,开展务工宣传,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

钱袋子鼓了,健康也不能落下。借着医疗扶贫政策的“东风”,李柯君联系了镇上的医生,每周定时到村里坐诊。“之前身体不舒服,又怕去医院,就自己随便买了点药来吃,差点整严重。还好李书记联系村上坐诊的医生帮忙检查、买药、复诊,这才慢慢恢复好。”罗锦成告诉记者,在坐诊医生帮助下村里看病方便多了,而且在医疗扶贫政策下药费也降了很多,切实感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很高兴,也十分感激。

2.jpg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

2018年10月,龙池村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帮扶部门市委党校、区发改局大力协助以及驻村干部和龙池村民的不懈努力下,依托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政策,顺利通过了市区两级“村退出、户脱贫”验收。龙池村长期“交通闭塞、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差”的贫困短板已初步得以补足;过去由于路不通造成的森林资源无法开发,农产品无法销售,林业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困境初步得以打破;全村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善。据了解,截至目前,龙池村共硬化道路10公里,实现五改一建全覆盖,贫困户签约医生全覆盖;全村养蜂规模200箱以上,种植高山脆红李约2000株,恢复种植茶叶约50亩。2020年,龙池村村集体收益2.175万元......一连串的数据,展现的是龙池村民和驻村工作队伍数年来奋力拼搏的成果,龙池村真正实现了扶贫开发模式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虽然龙池村已经顺利脱贫,但李柯君告诉记者:“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今后还将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无缝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但乡村振兴依然在路上,龙池村和龙池村民追求幸福的步伐不会停止,驻村工作人员推动龙池发展的步伐也永远不会停止!(图文:陈泽睿、黄雅凡) 

责任编辑:白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