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党员先锋作表率,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作者:吴骥 发布时间:2025-05-15 22:33:08

乡村振兴的号角嘹亮,党员冲锋在前,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党员们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党员们勇挑重担,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他们带头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深挖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有的党员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有的党员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小产业发展成大事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建设关乎村民的生活品质,党员干部便主动作为,化身乡村建设的“施工队”。他们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修路筑桥、改善水利设施,还是改善人居环境,都能看到党员们忙碌的身影。在拆除危旧房屋、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中,党员们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带动村民共同参与,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打造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人才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党员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人才汇聚的“吸铁石”。他们积极宣传家乡发展机遇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邀请专家学者到乡村开展技术培训,为乡村发展培育本土人才。同时,党员们还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村民,帮助他们提升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党员们还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成为乡风文明的“传播者”。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宣传等活动,传播党的声音,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带头践行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以自身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改善村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出绚丽的红色光芒,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