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关于转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的通知

来源:研究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10 17:42:11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关于转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的通知

 

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及相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章程》及有关规定,现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积极参加申报选择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作为初评单位,相关资料可以在四川法制网(www.scfzw.net)文件通知栏目和微信公众号(川法制网)下载。

联系电话:028-86601993、86601352 

  人:唐老师13882164221

    址:成都市锦江区永兴巷15号省政府综合楼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办公室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20221010

 

附件:

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决策部署,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决定于2022年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本次评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以下成果可参加本次社科评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我省作者公开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正式出版(以第一次版、印时间为准)的专著(含个人的专题论文集)、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经省级及其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刊型内部资料(准印证第01、02号)上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未曾公开发表但被省、部级及其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推广,或被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采纳,或直接吸收进省、部级及其以上重要文件并出具证明的研究报告(以证明出具时间为准);已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类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以结项证书时间为准)。

  二、奖项设置

  本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三等奖限额为40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30项,二等奖120项左右,三等奖250项左右。荣誉奖根据实际情况产生。

  三、申报办法

  本次评奖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按照《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评奖实施细则》,见四川省社科评奖管理系统首页“通知公告”)第六章申报办法的具体规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某一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或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作为初评单位进行申报,不得多渠道申报。选择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作为初评单位请务必提前联系初评单位人员确定。省评奖办不受理个人申报。

  具体申报程序如下:

  (一)网上申报

  1.申报人进入“四川省社科评奖管理系统”(四川省社科联官网首页右侧点击进入),在系统首页“通知公告”查看“申报人使用手册和常见问题解答”,仔细阅读后按照提示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和申报,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忘记账号密码见常见问题解答或联系400-800-1636。

  2.下载《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按照《申报评审表》“填写步骤”提示点击填写,填写完成后务必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在“四川省社科评奖管理系统”上传并打印。请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和提示。

  3.扫描上传佐证材料。所有申报成果必须上传以下材料之一,作为申报资格的佐证:(1)公开发表的(含刊型内部资料上发表)上传该成果的刊物目录页;(2)公开出版的上传出版物封面及出版信息扉页;(3)未曾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上传省、部级及其以上采用证明,或项目结项证书。与成果有直接关联的文章、书评及其他社会影响材料等,请全部扫描到一个文件(含佐证材料目录)后上传。

  (二)报送初评材料

  申报人向选择的初评单位报送:①申报成果暂交一式三份,至少有2份原件,其余可复印;②经系统打印的《申报评审表》,暂交一式三份,需本人签章;③已上传系统的佐证材料打印装订成册,提交1份。

  (三)初评通过后报送材料

  初评通过的成果,由初评单位通知申报人按《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见附件)要求报送申报成果及材料。

  四、申报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正确理解《评奖实施细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申报人务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初评单位,不符合规定的申报初评单位可以拒绝受理。省评奖办不受理个人申报。

  2.《评奖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属参评范围的成果不予受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不能申报。

  3.参评成果的学科分类

  申报人务必根据成果的实际内容慎重选择学科分类,交叉学科按就近原则填写,申报截止后学科分类不得调整。翻译类、科普读物以及确无法归属某一学科的成果,可选择“综合类”作为所属学科,其他成果均不得选择“综合类”。学科评审组专家是按照学科组构成学科在省社科评奖专家库遴选,如因学科分类问题,学科评审组不予评审或推荐,后果申报人自负。

  4.个人申报限额问题

  本次评奖不管是作为申报人还是参与人,每个人最多申报或参与2项个人成果。其中,个人独立完成成果限报1项,第2项只能是合作完成成果。个人申报或参与达到2项,系统自动锁定,第三次出现该人的申报评审表系统拒绝上传。有多项成果申报或参与申报的,请慎重选择,申报人务必向参与人本人告知此情况,征得参与人本人同意后再行申报。

  5.负责人与参与人

  负责人:必须是论文的第一作者;系列论文参与完成二分之一以上,且部分论文是第一作者;专著的主编或著者;研究报告的第一完成人;课题结项证书上的负责人。

  参与人:必须是论文或系列论文的署名作者;专著封面的主编或著者,执笔人,前言后记明确参与写作的人员;研究报告的署名作者;课题结项证书上的参与人。

  多人合作成果,若以个人或部分成员申报,须出具其他成员签字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受理。

  6.集体成果

  集体成果不出现任何个人署名。以集体或单位名义申报的成果,须在《申报评审表》填写集体申报说明,以集体名义申报如课题组须由课题组负责人签字,以单位名义申报须经单位领导人签字并加盖公章。集体成果一经申报不予变动,获奖后省评奖办不提供任何个人获奖证明。

  7.《申报评审表》的所有内容请申报人如实填写,申报截止后不能作任何修改,纸质《申报评审表》必须与网上提交的《申报评审表》内容完全一致,内容不一致的参评成果不予受理。申报人务必在《申报评审表》“申报人的承诺”处签章。

  8.请及时申报并按通知要求报送纸质材料到初评单位,未按时报送材料视为自动放弃参评。申报期间均可在系统提交申报或修改重传,申报截止系统自动关闭,拒绝任何申报或修改。

  请申报人尽量提前提交,以免在最后截止时间因网络或技术问题导致提交不成功,不能参评。

  9.凡申报参评的成果及材料,不论获奖与否,都不退还本人。

  五、初评单位管理要求

  本次评奖采取初评单位在线管理。各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作为本次社科评奖的初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成果的在线受理申报、在线审核、在线管理的职责,严格按照《评奖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组织初评工作,并按要求报送初评材料。初评通过的申报成果及《申报评审表》份数必须按照《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要求报送到省评奖办。

  各初评单位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对申报成果的审核工作,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在线审核和纸质材料审核工作。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核不予通过:

  1.不符合《评奖实施细则》规定的申报成果,如不在要求时限内的成果或不属申报参评范围的成果等;

  2.不属于本初评单位审核范围的申报成果;

  3.不按本通知要求提交纸质材料的申报成果。

  六、时间要求

  (一)申报时间:10月24日——11月6日。省评奖办10月24日09:00开通网上申报系统,接受申报;11月6日17:00申报截止,网上申报系统自动关闭,一律不再受理申报和修改。11月8日前报送纸质材料到初评单位。

  系统开放前,申报人可下载《申报评审表》(见系统首页“通知公告”)先行填写,系统开放后按要求上传即可。

  (二)初评单位网上审核时间:11月7日——11月8日各初评单位开展集中审核。

  (三)初评单位开展初评的时间及报送材料目录:

  1.初评前,于11月13日前在系统填报并提交《关于开展初评工作的报告》。逾期不提交视为自动放弃本次评奖初评资格。

  2.初评:于11月19日——12月18日完成初评工作,《关于开展初评工作的报告》经省评奖办网上审核同意后即可按计划开展。

  3.初评后提交:①《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初评单位推荐汇总表》(系统自动生成)纸质一份,首页左上角加盖单位公章;②《关于开展初评工作的报告》(系统自动生成)纸质一份(加盖单位公章);③申报成果,份数参照《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至少有2份原件;④《申报评审表》,纸质份数参照《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至少有1份原件(加盖初评单位鲜章);⑤佐证材料打印装订成册提交1份。以上材料务必于12月21日前送达省评奖办。

  如有不明之事,申报人请与各初评单位联系(联系方式见系统首页),初评单位与省评奖办联系。申报中遇到技术问题请按“申报人使用手册和常见问题解答”提示操作,不能解决的请联系技术支持电话400-800-1636。

  请随时关注省社科评奖管理系统,省评奖办将及时发布评奖有关信息。

 

附件: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

  2022年10月9日


附件

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

 

学科

初评后报送材料份数

申报成果(份)

论文类成果至少2份原件其余可复印)

申报评审表(份)

马列·科社

11

11

党建

11

11

党史

11

11

政治学

11

11

国际问题研究

11

11

哲学

7

7

宗教学

7

7

理论经济

11

11

应用经济

11

11

统计学

11

11

管理学

11

11

法学

7

7

社会学

7

7

人口学

7

7

民族学

7

7

中国历史

9

9

世界历史

9

9

考古学

9

9

中国文学

11

11

外国文学

11

11

语言学

11

11

体育学

11

11

教育学

11

11

新闻学与传播学

7

7

宣传文化类

7

7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5

5

志书类

5

5

艺术学

9

9

综合

9

9

注:各初评单位应视推荐成果学科分类,对照上表报送材料份数。

 

文件下载:

关于转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的通知.pdf

20次社科评奖申报通知.docx

各学科推荐成果报送材料表.docx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