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古蔺县司法局夯实法治基底推动平安古蔺建设走深走实

来源:古蔺县司法局 作者:宋畅 发布时间:2023-01-30 15:43:48

近年来,古蔺县司法局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强化“两类”特殊人群监管,深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引导依法维权,加大普法教育力度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持续推动平安古蔺建设走深走实。

强化“智慧赋能”,确保社区矫正大局稳定

一是坚持从严监管,提升刑事执行规范性。严格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把“入矫关”“在矫关”“解矫关”,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报告、外出审批、日常监管、考核奖惩等监管制度,及时下达训诫、警告处罚和提请撤销缓刑。

1675064680904.jpg 

二是探索“智慧矫正”,提升管控工作精准性。运用手机移动基站定位、“雪亮工程”实时开展矫正对象点验工作,结合村干部、网格员等矫正小组力量对活动异常的矫正对象立即核实情况,有效预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现象发生,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模式。实现社区矫正网上流转与跨部门协同办案,2022年已接收人民法院移送案件62件。

三是注重感化引导,提升教育帮扶实效性。定期组织集中教育培训和公益劳动,疫情期间推行“互联网+教育矫正”,推送个性化课程组织在线学习,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实地走访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和生活动态,累计帮助1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鼓励50余名社区矫正积极参与到抗疫抗旱行动中并捐款2万余元,引导矫正对象积极向善,争做“合格公民”

1675064746412.jpg

落实“闭环衔接”,展现安置帮教柔性关怀

一是“核查关口”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监所提供的户籍地址和全国安置帮教系统信息及时进行核查,与监狱录入系统的信息比对,对全县安置帮教对象信息再核实,与公安系统信息互通统一,确保刑释人员信息“账实相符”。二是“衔接关口”实现精细化、不断档。与多个监所建立协助机制,提前制定刑满释放人员接收方案,明确交接时间、接送方式地点、车辆保障、疫情防控措施等工作事宜,2022年以来成功接收“必接必送”刑释人员23名。三是“帮教关口”实现零距离、暖人心。全面建立安置帮教小组及工作台账,针对重点帮教对象开展走访谈话,确有困难的及时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通过就业指导、提供医疗救助、生活救助解决安置帮教对象困难,协助落实低保救助。年均开展远程探视服务100余人次,有效解决家属“会见难”问题。

1675064775819.jpg 

坚持“情法并用”,推动矛盾纠纷基层化解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织密精准人民调解“防护网”。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45个,其中街道、镇级调委会23个、村(社区)调委会285个、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调委会37个,培育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077人。形成了乡镇(街道)调委会为主导,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以村(居)民调解小组为补充的“三级调解组织”,基本建立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民调解体系网络。

二是实现高效联动,驱动溯源治理打开“突破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以及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手段,推动“三接联调”机制落地落实,提供申请、受理、调处、查询、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年均化解矛盾纠纷2400余件,化解成功率达98%。

三是健全制度体系,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大引擎”。建立完善了摸排防范、接访处理、分类化解、督查落实等工作体系,确保对矛盾纠纷“精准发现”“及时处置”。打造农村土地纠纷处理机制“升级版”,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支队伍办案、一案负责到底、多元手段化解”工作模式,建立川黔边际联防联调机制,承办的其中一起林权争议案入选“全省十个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审慎办理重大、敏感的行政复议案件,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运用,防止矛盾激化上行。

1675064794159.jpg 

围绕“均等普惠”,优化法律服务实干为民

一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打造实体化、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8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推动全县285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定双重考核办法,督导法律顾问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参与决策研究等工作,让乡村振兴与法治同行。

1675064824770.jpg

二是坚持便民惠民宗旨。落实律师坐班制度,为群众提供了精准法律服务,打造“微笑窗口”提升服务水平,建成省级规范化公证处,实现公证处入驻县政务服务大厅,按照“民心守护”要求积极提供“上门公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积极为辖区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优质的法律咨询援助服务,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1675064837549.jpg

三是延伸拓展服务范围。在基层司法所设置公证联系点、法律援助工作站、仲裁业务联系点、行政复议咨询点、行政执法意见收集点、立法民意采集点,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立公证便企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法治体检”常态化机制,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覆盖全县28家企业,助力重点企业提升法治化经营管理水平。

聚力“特色普法”,创新载体推动依法治理

一是狠抓普法教育“关键少数”。及时制定普法规划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建立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清单,组织全县3914名干部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针对镇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等群体开设依法行政培训班、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切实做到“县、乡、村”三级普法全覆盖,切实深化领导干部和法治骨干力量的法律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为推动法治建设打下坚固基础。

 

1675064925703.jpg

二是建强普法教育“基层阵地”。通过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载体开展普法宣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基层德治文化建设,打造奢香法治文化广场、蔺州国际法治文化小区、普法长廊法治书屋等阵地25个,通过创新“4+”治理体系、构建法律服务队伍、细化普法宣传阵地等方式,培育打造独具特色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三是打造普法教育“标杆品牌”。继推广“苗汉双语”普法模式后,继续深挖地区民俗文化特色,开展“花灯普法”活动,将普法与本地传统曲艺表演相结合,让群众在观看表演时接受法治熏陶。打造“金兰花”普法志愿队伍,以“蔺小法”“兰花妹”自制卡通人物为品牌形象,以更加生活、活泼的方式融入普法教育。在全县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各司法所每年深入辖区学校、村(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等开展妇女权益保障、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300余次。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