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代表本级政府承担行政执法监督具体事务。
澎湃新闻观察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司法部随即部署推进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各地司法厅局积极落地实践、具体作为。如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如何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为此,澎湃新闻联合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推出2025年“司法厅局长访谈”,分享有关行政执法监督、涉企行政执法的地方经验。本期访谈嘉宾为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丹。
在四川,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起步较早。截至目前,四川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部门全面以“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名义对外开展执法监督工作。
李丹介绍,四川已经基本建成了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运转顺畅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比如,在监督方式创新上,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大评查专项行动、探索涉企行政执法效能评估等,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尤其是对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的监督。
澎湃新闻观察到,为更好发挥监督刚性约束力,四川主要从三方面发力:明责赋权、精准指导、结果运用。比如,赋予监督工作8项“硬手段”,细化28项具体监督职责,配套出台“操作手册”,做实“监督-反馈-整改”闭环管理等。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具体措施上,四川司法行政机关紧盯10个重点领域、3类重点地区和4方面重点问题,提出清理公布行政执法主体、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加强重大涉企执法监督、推行“天府入企码”等举措,大力查纠突出问题。
“解决企业痛点、提升法治获得感,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丹表示,今年,四川将按照专项行动工作部署,直奔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有效。
比如,正在推广的“天府入企码”就是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精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