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我身边的人民陪审员

来源:泸县人民法院 作者:张小红 发布时间:2023-09-07 09:40:52

image.png

杨媛凤查阅卷宗

杨媛凤是一名乡村教师,她热情开朗、耐心细致,与她交谈让人有种沐浴春风的感觉。她一直对学法普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得知泸县法院将要增补一批人民陪审员的消息后,她便积极向社区报名提交相关材料,后来通过随机抽选成为了候选人。2018年11月21日,泸县人大常委会任命杨媛凤为泸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并为她颁发了任命书。那一年,我在法院与她初次相识。不知不觉间,时光已过去将近5年。

image.png

杨媛凤在学校进行普法宣讲

她任职后非常高兴,还发微信给我说“小张,没有想到我还可以当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案子,太荣幸了!”随即,她便迅速转变角色,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利用班团课为学生们开启法律课堂,成为一名校园普法能手。

image.png

杨媛凤在作为人民陪审员出庭

“以前我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庭审,画面中的法官都是神圣威严、掷地有声、不可接近的。但通过参与一次次的庭审,我对审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裁判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审判业务知识、坚持秉公执法以外,还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极好的身体素质。每一起案件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审理得完的,几乎都需要两三个小时进行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等程序。开庭时常一坐就是半天,面对复杂的案件甚至是一整天,还有可能需要多次复庭。这对身体素质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比我在课堂上课还要辛苦劳累。”

法官不好当,人民陪审员也不简单,全新的工作内容让杨媛凤对法院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参与具体案件庭审时,她更关注案件当事人在法律这座天平下的平衡情况,看庭审时法官是否抓住矛盾的焦点和关键展开审理,看法官如何对各类案件的性质、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是非责任界限予以分析判断,看是否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公正及时裁判。在庭审中她总是认真听取案情、记录要点,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杨媛凤说,每次参与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陪审都让她非常揪心。看到这些正处于最美好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经历这些伤痛,杨媛凤内心非常沉重。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每一个案件都意味着他们人生轨迹改变。“他们缺乏法律意识,这些代价是惨痛的,一定要用法律知识引导他们,不要让悲剧重演。”杨媛凤感慨万千,她深切地感受到人民陪审员不只是简单的陪审,还要结合自身特点,传播法治理念。“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在我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知识,也要教育他们知法、守法、用法。”

image.png

杨媛凤与法官进行交流

杨媛凤退休后,一有闲暇时间就到法院与法官们交流案件,学习法律知识。她不仅利用更多的时间参与陪审工作,并且对每起案件都保持着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态度。她善于发现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找准切入口,多次为案件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她常向法官们请教,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法官们也耐心为她释疑解惑。她的参审能力在一次次案件办理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法律赋予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人民陪审员就是不穿法袍的‘法官’,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她看来,人民陪审员应当以理释法、情法交融,力争做到群众性与专业性的有效结合,促进案件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杨媛凤只是众多陪审员中的一员,他们在人民赋予的权利面前忠于职守、司法为民,坚定前行于正义之路上。他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广大人民。

自《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来,泸县法院主动强化与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实现选用分离,从制度上保障“两个随机”的有效落实;建立起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员信息库并严格进行审查、审核;严格控制参审上限,由专人负责人民陪审员参审抽取和调度,保障人民陪审员均衡参审;强化人民陪审员队伍管理,制定《泸县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工作职责》和《泸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明确陪审员权利义务,不断促进人民陪审员履职规范化。

在下一步工作中,泸县法院将进一步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积极弘扬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不断开创人民陪审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