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无声战场的青春答卷:青年网安民警的奋斗与成长

来源:喜德县公安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5 10:46:33


青春

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贝之时期也

人民警察的青春

是年少时许下的雄心壮志

是警徽前许下的铮铮誓言

在第76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一起看看青年民警的故事

周小飞,男,汉族,1997年2月生,2020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喜德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从警4年来,在派出所、法制、刑侦、网安等多岗位工作锻炼,从一名基层民警成长为优秀侦查员,嘉奖3次。

微信图片_20250505104620.png

在数据洪流奔涌的数字时代,我的战场没有硝烟却暗藏危机,没有钢枪却需时刻亮剑。作为青年网安民警,我以代码为盾、数据为剑,在0与1构筑的疆域里,书写着属于藏蓝青春的成长密码。

初识敬畏 从“手忙脚乱”到“火眼金睛”

记得第一次独立执行电子取证任务时,我如同捧着易碎品般对待勘查箱,将三十余种拆机工具反复清点三遍,连充电线都按品牌型号分类捆扎。师傅看着塞满新型解码器的装备包笑道:“你这是要搬着实验室上战场啊”。那时的我不懂,为何前辈总能轻装简从却精准高效。直到某次服务器被攻击的紧急任务中,目睹师傅仅凭流量异常波动就锁定入侵路径,才明白真正的“装备”是沉淀在每起案件里的经验。如今我的勘查箱早已不再臃肿,但增厚了五倍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新型木马的特征码和暗网交易话术,这些用三年时光淬炼的“武器库”,让我在侦办某起重大网络赌博案时,从十余万条加密通讯中揪出了关键转账指令。

宣传勋章 一名网安民警的宣讲长征路

初春的清晨,我抱着连夜赶制的反诈宣传册走进乡村文化站,指尖还残留着打印机余温。第一次独立宣讲时,面对台下嗑瓜子的大爷大妈,精心准备的《网络安全法》条文梗在喉头,汗珠浸透了藏蓝警服。直到一位老奶奶拉住我:“你说的‘杀鱼盘’是不是前不久被骗三万块那个?”这句话如闪电劈开迷雾——原来普法需要方言翻译,知识需要故事浇灌。三年间,从校园的网络安全公开课到社区的“反诈夜市”,我带着磨破边的宣讲笔记走遍20余个村社,见证着“不要点陌生链接”从口号变成村民的口头禅 。或许成长就是如此:在无数次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间烟火的过程里,在将青春热血熬成守护底色的岁月中,终于懂得奋斗的真谛——用技术温暖人心,让安全触手可及。 

数据温度 屏幕背后的万家灯火

疫情封控期间,我值守的舆情监测平台突然弹出一条特殊求助:封控区内发热幼儿的家长,在微信群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哭喊。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的三分钟,完成了信息核验、部门联动和救护车调度,当视频回传里孩子退烧后甜甜的笑脸点亮屏幕,十六小时未合眼的疲惫瞬间消散。这个瞬间让我顿悟,我们每天处理的不是冰冷的数据包,而是承载着人间悲欢的电子信笺。如今我的手机里依然保持着二十余个新闻客户端,每月20G流量记录的不只是巡查轨迹,更是四万条信息背后连通的民生脉搏。

创新破局 在技术盲区栽种希望

面对新型虚拟币洗钱犯罪,传统侦查手段频频失效。我和战友们连续三个月泡在代码堆里,终于挖掘出区块链地址。记得首次抓捕涉案人员那晚,当人赃并获时,整个专案组爆发出欢呼。直接打掉一个为境外“刷单返利”提供资金结算服务帮助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查获虚拟货币钱包地址18个、虚拟货币1.8万余枚,看着追回的养老金重新汇入老人账户,我触摸到了科技背后的人性温度。

明于心的数据灯塔从青涩到成熟,从技术员到守护者,四载春秋教会我最深刻的道理:网安工作不是孤岛上的算法游戏,而是照进现实的正义之光。那些在服务器前熬红的双眼、在舆情漩涡中磨破的指尖、在代码迷宫里熬白的鬓角,最终都化作城市夜空里无形的安全坐标。当晨曦再次漫过机房的操作台,我知道又有无数个“第一次”在前方等候——或许是与黑客的正面交锋,或许是解救被困的迷失少年,但无论何种挑战,我都会带着初心的火种,在数字疆域续写属于我们这代网安人的奋斗史诗。


责任编辑:杨东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