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彝区“马背宣传队”

来源:屏山县司法局 作者:黄迎春 发布时间:2023-11-20 17:38:27

屏山县夏溪乡彝汉杂居,地势崎岖,山路蜿蜒,当地村民居住分布广,村邻间隔较大,2022年2月,夏溪乡联合屏山县司法局共同成立了“马背宣传队”,骑马进山入户为群众普法。一年多过去,“马背宣传队”由最初的森林防灭火宣传发展成具备法治宣传、人民调解、诉讼指引、法律援助引导等公共法律服务功能的小型移动法律服务站,也由最初的2名队员发展到由6名彝族队员和3名汉族队员组成的“大队伍”,功能增多,提质增效,有效推动山区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

当好“法律明白人” 练就服务硬本领

“马背宣传队”队员乌尔阶美说:“要给老乡们普法,我们自己必须懂法噻。”作为夏溪乡土生土长的彝族女性,加入“马背宣传队”后,她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汉语也更流利了。尤其是参加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后,对彝族原始的解决问题方式、高额彩礼、未成年人辍学、儿女不给父母养老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她立志要让更多彝族同胞学法用法,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她将村里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广泛宣传劳动就业、养老育幼、反家暴、未成年人保护、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还帮助了2名遭遇家暴的妇女和1名儿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老人获得了法律援助。她说:“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力量,用我们彝族传统和习惯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法律可以。”

为做好“马背宣传队”队员法治培训,屏山县司法局一是名师下沉“送上门”学,组织“法律明白人”师资库资深老师到夏溪,面对面交流问题,手把手教写法律文书;二是组织“零距离”线上学,通过“屏山司法大讲堂”线上授课,方便交流;三是推进彝汉“双语”学,让队员用彝语解释法律法规,便于当地群众理解;四是开展“以考促学”,用考试成绩检验学法效果,成绩较差者“补课”“补考”,及时跟踪辅导学习进度。“马背宣传队”队员还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司法所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实地了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服务全流程,练就学法用法看家本领。“马背宣传队”9名队员均经过培训、考试、发证,已成为群众身边合格的“法律明白人”。

移动法律服务站 贴心服务众人赞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马背宣传队”队伍壮大,服务增多。“前几天下雨山路不好走,今天终于天晴了,老乡们都盼着我们去呢。”说完,队员乌尔罗补骑着马,哼着彝族小调就往山上走了。每次进山普法都要走很久的山路,但是一路上欢歌笑语不断,队长苏云帆(彝族)说:“我们的宣传资料现在已经有10多种了,包括‘彝汉双语公共法律服务手册’‘宪法宣传折页’‘民法典宣传折页’‘阳光护苗-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折页’等10多种,上面有图片有案例,老乡们喜欢看,每次我们上山都要带一大包才够发。除了宣传折页,县司法局还印制了‘便民服务卡’,上面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和我们队员的电话,挨家挨户发,老乡就不愁有纠纷找不到人解决了。我们发现纠纷能处理就马上处理,处理不了就报给司法所,我们有2个队员是人民调解员,也经常一起骑马进山。”作为乡村“法律明白人”,“马背宣传队”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熟悉乡里乡亲、使用方言土语、基层经验丰富等优势,上门“拉家常”式普法,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在一线。

文明乡风“催化剂” 移风易俗“源动力”

“老乡些,都来学法哦,懂法不上当,守法保平安,用法来维权哦。”乌尔罗补边走边喊。“马背宣传队”每月进山开展“一月一主题”宣传,主题涵盖了妇女权益、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生态环境保护等,倡导老乡学习文明风俗,保护生态环境,和谐邻里关系。县司法局还编制了普法“顺口溜”,好懂易记,苏队长边走边念:“不砍树不打鸟,不烧秸秆不烧草,生态环境保护好,大家生活会更好。人人都会老,老人是个宝,儿女重孝道,老人要赡养好。重男轻女是陋习,‘天价彩礼’不可取,家暴出轨是违法,老婆孩子不能打,打牌喝酒当懒汉,坏习惯把家庭散。抚养义务在双方,一方辛苦很受伤,好聚好散不打闹,理解尊重是必要,勿让家人变仇人,勿让自己进‘监牢’。投资不贪‘高回报’,网恋上当风险高,天上从不掉馅饼,守好‘钱袋子’很重要。”

“马背宣传队”虽小,优势不小,作用不小,既丰富了普法宣传载体,又助力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既引导了彝区群众学法用法,又激发了文明乡风“源动力”。未来,“马背宣传队”还将继续行走在乡间山路上,为群众普法好、服好务,让“法治阳光”照耀到“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