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天空下,碧草山野间,庄严的国徽分外红。四川泸州江阳区方山镇熊坝村村委会院坝里,一场别样的“支书模拟法庭”活动即将开始。来自周边方山、江北和丹林镇的村社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以及周边村民等80余人早已端坐庭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法槌声敲响,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法庭”上坐着的是大家熟悉的村支书等村社干部,他们神情专注、有条不紊,把一起生活中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给大家“演了出来”,从宣读庭审纪律,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各环节都按照标准化庭审流程进行。清脆有力的法槌声渲染了法庭的威严庄重,激烈的法庭辩论引起旁听人员对案件的思考,公平公正的宣判结果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熊坝村是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江阳区法院在这里首次邀请村社干部开展模拟法庭,扮演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角色,对他们进行沉浸式法律业务指导培训,敲响了熊坝村别样法庭‘第一锤’。”江阳区法院江北法庭庭长王开梅介绍道。
模拟庭审结束后,王开梅就模拟法庭作了专业点评,并围绕庭审中责任划分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解析,结合涉及的法律知识开展普法讲解,对矛盾纠纷的依法化解进行业务指导培训。
庭审中扮演法官的方山镇方山村村支书肖官伟感触地说:“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是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职责,这次支书模拟法庭活动,让自己对化解矛盾纠纷有了新的认识,以后在处理时做到讲清道理,讲明法理,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有点好耍,还能学知识。认识的村干部们把案件审理演出来,我们大概明白其中的法律知识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晓得怎么做了。”旁听村社干部打趣地说道。
“《民法典》施行日期是……”
“这个简单,我能答!”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村社干部和乡亲们的法治素养,模拟法庭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法治红包”抽取点,江阳区法院“泸法麒麟”普法志愿者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和大家开展互动抽题问答,派发法治礼品,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 进一步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江阳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蒋相立表示:“在方山、丹林、江北三镇的大力支持下,江阳区法院江北法庭组织开展此次‘支书模拟法庭’活动,通过以案说法、沉浸式普法,对基层村社干部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基层村社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今后,江阳区法院将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在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独特优势,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格局,推动人民法庭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