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蓬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面做好农村道路冬季事故预防工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7 13:35:07

为切实做好农村地区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蓬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省总队“冬季公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结合辖区实际,科学研判,强化措施,确保农村地区道路安全有序畅通。

认真分析研判,确保责任落实。大队结合往年冬季道路交通管理经验和当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难点、漏洞、短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一是要求各中队严格落实责任制,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压紧压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二是要求全体民辅警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形势,牢固树立防患意识,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抓紧、抓好、抓细、抓实各项工作措施。三是大队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与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健全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天气、路面车流量变化情况,适时发布天气和交通安全预警、诱导、安全出行等提示信息,实时做好应急准备,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强化源头监管,做好隐患防范。一是安排各中队组织警力对农村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及易发生团雾路段进行全面排查,制作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报告,提出整治隐患意见及措施并及时上报大队,再由大队以道安办集中函告相关责任单位并抄报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治理,及时、彻底、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为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继续紧盯农村轻型货车、低速载货汽车、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组织警力上门排查,切实提升农村重点车辆的上牌率、检验率、报废率,坚决杜绝“报废车”、“病车”上路行驶,从源头上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对客货运重点运输企业开展源头安全大检查,严查安全主体责任、车辆GPS动态监控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切实督促各企业切实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把好风险隐患源头关,努力将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狠抓路面管控,严查突出违法。一是加强与农村中队、乡镇交管办等职能部门联动,强化农村道路常态化整治,特别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巡逻管控,严厉查处微型面包车超员、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路面行车秩序,切实维护农村道路交通秩序。二是结合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及往年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及违法特点,科学调整勤务部署和警力安排,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装备投放到路面,以农村学校、事故多发段为重点管控路段,加强早、中、晚三个重点时段巡逻管控,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三是紧盯节假日、红白喜事、当场天等特定时段和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务工人员进出要道等特定路段,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查处相结合,灵活上岗时间和巡查方式,重点检查农村面包车、两三轮摩托车、农用车、短途客车等车辆,从严查处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非法载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宣传提示。一是结合农村道路事故特点,组织警力深入村镇进行走访,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以农村地区典型交通安全事故为教材,采取拉家常、知心话等农民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醒群众驾驶报废、超载、人货混装农用车、拖拉机、无证驾驶的严重性,确保宣传教育入脑入心,争取广大群众对交警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充分利用“两站两员”开展劝导工作,全面启动辖区21个乡镇“两站两员”,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劝导工作,严把出村口,坚决杜绝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为广大群众出行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三是以第十一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警力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公路沿线村庄、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全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交通事故的意识。(蓬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