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推荐

绳为引步为尺,击长空渡激流

——9.5救援,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来源: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 作者:马锐 发布时间:2022-09-07 14:55:38

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多支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挺进震区,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甘孜、成都、雅安、德阳、绵阳、凉山、资阳、乐山、眉山、攀枝花、训保,由1086名消防救援人员、268辆消防车、17头搜救犬、34艘舟艇组成的消防救援力量在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统一指挥调度下,兵分多路奔赴灾区,在泸定在石棉,在深山在峡谷,在高空在激流,开展着一次又一次生命营救,进行着一轮又一轮涉水拔山,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感人瞬间。

9与7日,消防救援人员在得妥镇渡口转移群众.jpg

 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我看到他了,看到他了。”5日下午,海螺沟景区一栋严重受损的酒店,垮塌的三楼楼板与二楼之间的缝隙里,朱刚和队友救出了一名被困人员,来不及停歇,他们立即赶往下一个救援点,周边群众的求助声音不断在耳边萦绕。“我来不及思考,这辈子第一次感觉到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朱刚回忆着。

朱刚所在的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海螺沟景区大队,是唯一一支位于震中磨西镇的专业救援力量,地震发生后,他立马组织队伍展开救援。
    消防车刚行进了几分钟,便遇到了群众求助:“赶紧啊!大西映画酒店结构受损,有人被埋在下面了!”朱刚带着队友迅速进入现场。埋在废墟下的是一名年轻女性,她的丈夫跪在地上,正在用颤抖的双手清理房间内的砖石。“她就在这里!我还在和她说话!”男子用尽力气对消防员喊道。

9月5日,各方救援力量合力将磨西镇被埋压的女性救出.png

在房间的一角,被困者除头部外已被砖石完全掩埋,所幸意识清醒。“我们先是小心翼翼的绕过其头部区域,清理出一个可操作器材的救援区,然后做好支撑防护,切断钢筋和水泥板。”参与救援的消防员黄小波说。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女子十分激动地说,“我还有三个同事也没跑出去的,在那边,请你们救救他们”。“已经在救了,放心,肯定会把你们都救出来的!”黄小波一边安慰被困女子,一边紧张开展救援不敢耽误分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废墟也逐渐清理完成,经过数个小时的救援,消防员们成功救出被困女子和其3名同事,随后便紧张投入到下一个救援行动中去。

9月5日,各方救援力量合力将磨西镇被埋压的女性救出2.jpeg

群众出来,我们进去

5日下午到傍晚,各路救援力量陆续抵达震区,但挑战才刚刚开始,地震引发的山崩滑坡,阻断了多条通往震区各镇村道路。在距离震中磨西镇所在地还有五公里路程的贡都桥,塌方阻断了必经之路。

“前面路断了,车过不去了。”“集合!整理装备,徒步前进!”道路阻断,队员们只能沿着旁边一个超过50度的斜坡绕道向上。几名身手敏捷的队员轻装上阵,率先登上坡顶,并抛下绳索固定好,其余队员背上重装备,沿着绳索缓步向上……
    攀上大坡,又登上三段陡梯。“等下,一个一个来!”一位消防员扶着梯子提醒,“千万不要两人同时出现在一个梯子上。”就这样,队员们沿着坡度超过50度的斜坡爬行十多分钟后,到达了中间一处平台之上,而后不做停歇地登上了三段搭建的梯子,越过高约150米的陡坡。

9月5日,各方救援力量合力将磨西镇被埋压的女性救出3.JPG

从半坡延伸到坡底,陆续有群众顺着绳索下来,救援人员拉着绳索上去,绳的另一头,连接着的就是本次地震的震中泸定县磨西镇——顺着这条绳索,群众们出来,救援人员进去,形成了一道挺进震中路途上的独特风景。

晚上20时许,队员们陆续到达磨西镇磨西广场安置点时,第一盏灯刚好亮起,看着帐篷里群众们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医疗救治人员有序地开展着工作,大伙也赶紧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9月5日19时左右,消防员们呈一路纵队,沿着搭建的钢梯与绳索,手脚并用翻越山头、大坝向震中挺进.jpeg

35公里徒步营救

9月6日14时,一通卫星电话传来喜讯:被困泸定县得妥镇天池山村的8旬老人已经得到临时救治,正准备转移运往安全地带。另外2名工人也已自行脱困。这个消息,让前线指挥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时间回溯到9月5日,当晚,已经撤离到山下的村民自行组织排查发现,一位8旬老人联系不到,2名到天池山村游玩的工人也联系不上。

6日7时,一支由甘孜和德阳消防支队组成的16人突击小组徒步挺进天池山村。上午11时许,救援人员搜寻到被困老人,由于受伤无法动弹,老人已超过20个小时没有进食,救援人员赶紧将随身携带的面包和水送到老人手里,又安排同行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简单救治。

“你们两人在这里看着老人,剩余人分成三组搜救另外2人。”一个小时过去了,队伍挨家挨户进行了搜救,也没发现2名被困工人。此时,前线指挥部传来消息,有2名被困人员今日自行从天池山村撤离了下来,确定无大碍后已经自行离去,经当地群众确认是昨日到天池山村的2名工人。

从南头村到天池山村,翻山越岭徒步距离单边超过12公里,再加上绕路和入户搜救排查,很多队员在找到老人前就已经走了超过20公里,早已精疲力竭。

顾不及休息,营救转移老人的工作正式开始。消防队员先将老人固定在多功能担架上,后组织4人一组轮流抬着老人向山下走去。6日晚18时许,消防救援人员前后徒步11小时约35公里,对全村逐户进行摸排,确保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处,并成功将被困的8旬老人营救转移出来。

 

9月6日,飞鹰航空救援队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jpg

直升机来了!消防来了

9月5日16时,成都洛带机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阵阵强风,成都消防飞鹰航空救援队5名队员搭乘的直升机稳稳升空。220公里的直线距离,只需1个小时就能飞抵震中上空。

这是震后第一支抵达震中的消防增援力量。

3600米高空,气流气压不稳、飞机航行颠簸——飞鹰在峡谷陡峭的震区山体中穿行,一切困难都被迅速放大了。在到达灾区上空后,队员们穿云下降,迅速突破山脊线执行低空拍摄任务:有部分山体松动,滚落的石块,像雨点一样向山谷倾斜而而下;有村民房屋垮塌,受伤受灾的群众正聚焦在空旷的地方急需救援;石棉县通往泸定县的道路阻断;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已断流,即有可能发生险情形成堰塞湖…飞鹰拍摄了大量灾区生命信息,为震后救灾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9月6日,飞鹰再次接到任务——转移石棉县草科藏族乡被困群众。由于震后巨石滑落堵塞进乡道路,沿途的挡墙护坡路面开裂垮塌,村民与外界的交通彻底中断,草科乡成为了孤岛。

“直升飞机来了!消防员来了!”当飞机抵达灾区上空时,受灾的群众都聚拢振臂高喊。

队员们一边开展救援行动,一边和群众对杂物进行清理,仅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成功开辟完成2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实现了人员和物资的循环运输。

巨大轰鸣的直升机,让这些第一次离开家园的老乡有些紧张,年过古稀的89岁老人冯全珍双手因为紧张而不停颤抖。队员们伸出双手将老人的手紧紧握住,“别害怕,奶奶,我背你出去!”,下机时,队员们一边小心翼翼降低身体避开飞起的沙石,一边背着老人到达救护车。

而后,“飞鹰”再次升空,开始了新一轮的救援行动。 

9月7日,各方救援力量正在得妥镇转移群众.jpg

水陆交替挺进孤岛

“我们需要先走水路,而后徒步二十多公里再乘坐舟艇抵达受灾乡镇开展救援。”位于石棉县新民乡指挥部的消防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王岗坪乡和草科乡受灾较重,通讯和道路一度中断。

新民乡和王岗坪乡都是一面临大渡河,一面靠山,山上全是沙岩,平时下大雨都会将两岸山上的沙、石冲下来,本次遭遇地震,自然成为了受灾严重的地区;而草科乡由于地震塌方道路损毁更为严重,唯一方式只能通过水路到达王岗坪乡,而后徒步抵达。

9月5日,通往新民乡的道路抢通后,消防救援人员将前线指挥部设在此处,而后组织力量水陆交替挺进王岗坪乡、草科乡开展搜救。     

5日晚,由眉山、乐山、资阳支队60名消防救援人员组成前突分队,利用舟艇横渡大渡河,而后携带救援工具和物资翻山徒步挺进受灾乡镇,6日凌晨3时许,分队队员抵达大纲山专职队进行修整,而后继续前进。“路很难走,不时遇见山体滑坡,大小石块不断从山顶滚下来不多二三十公里的山路,我们一共走了11个小时。”突前分队队员张泽说。在大岗山水电站,救援人员分为了两组,一组乘船前往王岗坪乡幸福村开展搜救,另一组继续徒步挺进草科乡。

9月6日,眉山、乐山、资阳、凉山、雅安、攀枝花6个支队151名救援人员分组进入王岗坪乡、草科乡,持续开展搜救和转移。

9月7日,救援人员乘坐橡皮艇在得妥镇疏散群众.jpg

大渡河上的旗帜

“注意牵引,慢点放下去,对对对!”

9月7日7时30分,大渡河上方,得妥大桥,消防救援人员正利用绳索放下9艘救援舟艇。

这是最新发生在泸定县得妥镇的一幕,由于地处高山河谷地带,得妥镇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从9月5日23时救援队伍抵达起,救援转移工作已经进入第三天。

今天的任务是通过水路对得妥镇紫雅场村、湾东村被困群众进行疏散转移。由于大渡河两岸因地震塌方损毁,不具备下水条件,前方指挥部决定从得妥大桥正上方垂直将救援舟艇下方入大渡河。

救援队伍由成都、德阳、乐山、甘孜支队27名消防救援人员组成。每艘舟艇采取“1+2”模式,一名操舵手,两名辅助人员。

“我们已经持续开展了两天救援,昨天的任务最重,”乘坐舟艇进入紫雅场村搜救的消防员刘浩说,“今天我们要通过舟艇,将被困群众都转移出来。”

上午10时40分,转移营救仍在进行,消防员杜鑫和队员友负责在临时码头进行接应,“慢点老乡,一个一个下船!”杜鑫安慰着获救群众,并将一位老人背下舟艇,他告诉记者“从早上8点到这会,已经转移了上百人,大家情绪都还算稳定,接下来需要将被救群众带到集中安置点。”

从临时码头望向大渡河上,一艘艘舟艇循环往复着,救援转移仍在继续。9月的河面秋风阵阵,舟艇带起阵阵波澜,大渡河上飘扬的旗帜更加醒目。

头图,9月5日晚,各方救援力量在新民乡码头转移伤员 郑竺青摄.JPG

截至9月7日上午11时,经过46小时连续作战,消防救援人员始终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争分夺秒营救被困群众126人,运送转移伤员16人,疏散转移2418人,圆满完成了泸定县磨西镇、燕子沟镇,石棉县新民乡的救援及疏散转移任务,泸定县得妥镇、石棉县王岗坪乡、草科乡的救援转移行动仍在进行中。

(马锐)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