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1+2+5”凉山法院模式

来源: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张黎 彭朝珍 发布时间:2021-07-22 12:13:08

在持续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凉山两级法院以“一面旗帜,两项任务,五大行动”的“1+2+5”模式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用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初心,用成效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面旗帜 筑牢政治忠诚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2.png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凉山中院党组要求全州法院干警旗帜鲜明讲政治,让讲政治成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向纵深推进的内在动力。通过深入开展“让党旗在审判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引领全州法院干警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彰显担当作为,掀起一阵阵“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热潮。活动中,凉山法院建立相关制度机制51个,推出具体举措97条,为民办实事4200余件次,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

两项任务 彰显担当作为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21.png

搬迁安置,护航“国之重器”。凉山两级法院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涉白鹤滩水电站司法案件的办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及推进依法治理的具体举措,坚持端口前移,科学预判风险隐患,详细制定防控预案,在统一法律适用、开展多元调处、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宁南县法院主动参与涉白鹤滩案件99户移民的补偿费用兑现工作,向扶贫移民局、镇政府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确保了补偿款及时兑现。会东县法院组建21名党员志愿队,帮助移民搬新家。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会东县法院负责的298户移民全部按期搬迁。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3.png

护林防火,守护绿水青山。全州法院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守护一方绿水青山”,强化政治担当,坚守“两个确保”底线,积极投身护林防火工作。两级法院下沉点位开展巡山17000余人次,举办森林草原防灭火普法案例讲座、开展巡回审判30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着力提高群众防范能力和法治意识。

五大行动 淬炼钢铁队伍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行动。以诉源治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依托,充分利用人民法庭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大力开展调解指导和法治宣传,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防止发生“民转刑”和极端暴力案事件。凉山中院推进工伤保险双重赔偿制度落地见效,从根本上杜绝了因第三人侵权导致的工伤补偿不合理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喜德县法院在易地扶贫安置点设置流动诉讼服务站,上门普法解纷90余件次。宁南县法院、美姑县法院在社区成立“法官工作室”,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32.png

巩固立案登记改革行动。针对教育整顿需要整改的“有案不立”顽瘴痼疾问题,全州法院深入分析原因,边查边整改。今年1至6月,凉山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同比上升40.96%。同时,打好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跨域立案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降低当事人诉讼门槛,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33.png

全面提升审判质效行动。坚持教育整顿与审判执行“两手抓”“两促进”,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今年1至6月,凉山两级法院新收案件33495件,结案24072件,结案率70.25%,人均结案53.14件,同比上升46.03%。二审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42.27天,同比减少15.5天,实现了审限内提速,降低了群众诉讼时间成本。加大执行惩戒威慑力度,执结案件5949件 ,执 行 结 案 率 64.42% ,同 比 上 升13.79%,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34.png

提升司法服务水平行动。大力推广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微法院、在线调解等“非接触式”诉讼服务平台,扎实开展“法律五必进”活动,持续加强诉讼服务站建设,不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以司法为民为原则,通过车载法庭、摩托法庭、马背法庭大力开展巡回审判120件次,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微信图片_202107221221035.png

持续加力整治顽瘴痼疾。凉山两级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顽瘴痼疾大起底、大铲除、大根治,扎实推进专项整治,精准治理积弊沉疴。查纠整改环节期间,两级法院共查实并整治“六大顽瘴痼疾”问题1055个,取得阶段性成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凉山两级法院将持续推动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以务实举措解群众之难事,办为民之实事,书写司法为民新时代答卷。(张黎 彭朝珍)


责任编辑:杨东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