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井研县“四着力”擦亮“法治井研”品牌

来源:四川省井研县司法局 作者:李瑞玲 发布时间:2020-11-30 16:33:17

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擦亮“法治井研”品牌,进一步延伸法治宣传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深度和广度,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井研县立足实际,四着力打造“法治井研”宣法新载体,营造“可观”、“可感”、“可学”的互动体验式法治氛围。

着力打造“法治井研”支撑点——谁执法谁普法。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井研县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各镇(街道)、各部门将履行普法职责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纳入本镇(街道)本部门工作布局,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全面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建立完善部门尽责普法、媒体公益普法、社会共同普法的“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制度。建立普法“菜单”,每季度通报普法责任落实情况,督查促各单位照单履职,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执法普法运行模式。

937fd4132c389e7b741bc98ade546c1.png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检查(普法宣传)

 

198833f49321974419f44233b8fe1d2.png


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法》集中宣传活动

 

着力打造“法治井研”文创品——法治农民画。按照“系列化、公共化、精品化”的三化工作思路,精心创作以“法律七进”、“民法典”为主题的系列法治农民画133幅。精心打造法治农民画展厅,通过展示寓意深远的法治农民画、创意精致的农民画产品等,将展厅打造成一个集弘扬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一体的“体验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同时,通过编印精美法治农民画系列读物,制作法治农民画纸杯、手扇等产品,精装成井研特色法治大礼包,把法治农民画变成可体验、可消费、可带走、可传承的文化产品。目前已编印两版《画说·法治井研》公益宣传册5万套、制作《画说·法治井研》口袋书10万本。法治农民画系列作品成为了“法治井研”值得观赏的亮丽风景线,汇成法治文化的缕缕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9883b7c18bb086daa3cdbac45d2a7de.png

 

法治农民画展厅

9f4b43994374cfd55b461399450b032.png

 

法治大礼包

着力打造“法治井研”体验区——法治公交。以全县城区内公交、区乡部分客运车为载体,精心打造以“公共法律服务”为主题的“法治公交”45辆。巧借车厢电视屏定期播放法治公益广告,善用车内空间张贴法治宣传标语、法治农民画、“法治井研”微信二维码、12348法律咨询热线等内容,同时还设置“法治书袋”学习角,定期分类放置全县各普法责任单位的法治宣传册和法治书籍,供乘车群众阅览,让群众在日常搭乘出行的同时,近距离体验法治服务、感受法治熏陶。法治公交成为了“法治井研”可以体验的法治流动“驿站”,把“抬头能见、扫码能问、用时能帮”的公共法律服务带到群众身边。

fbb0081330a50fc42fc8e64df944aea.png

 

法治公交外观

0678ce19bb6af936252bc11946e8b53.png

 

法治公交内部

 

着力打造“法治井研”学习角——法治文化长廊。依托茫溪河景观改造,精心规划,沿河打造井研首个“民法典”主题法治文化长廊,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从胎儿到80岁《民法典》如何守护公民的一生,以问答的形式全方位阐释了《民法典》的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为长廊赋予了新的法治生命力。法治文化长廊集普法宣传和休闲健身于一体,长廊内步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宣传石碑、法治名人墙、法律大讲堂处处都彰显着浓浓的法治文化氛围,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随时学习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法治文化长廊成为了“法治井研”可供学习的读书角,成为了市民学习《民法典》的好去处。

c7dad531d7f99202b014b5f8a166425.png 

法治文化长廊—民法典主要内容

  

5c5020864ba00018905a00ac9022238.png


法治文化长廊—法律大讲堂

 

(李瑞玲)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