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岳池县“五抓”措施引领农民增收

来源: 作者:杨敏 发布时间:2023-03-07 16:24:35

近年来,岳池县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持续优化分配结构,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140元,同比增长6.3%。

(1)抓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以粮油、生猪为主导产业,蔬菜、中药材、藤椒为特色产业的“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统揽,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农产品采后处理、分拣分级、预冷、储藏保鲜等环节,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粮油加工中心、仓储中心,切实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2年,全县实现粮食产量48.23万吨、出栏生猪85.41万头、第一产业增加值61.98亿元。

(2)抓主体培育。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产品回购、返租倒包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农户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入股分红“三金”收入。截至2022年底,全县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33个(户),创建中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5个、家庭农场示范场53个。

(3)抓就业创业。构建“互联网+农民工”服务体系,准确分析农民工就业供求状况,加强用工需求对接,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岳池输变电工”等“川字号”劳务品牌带动作用,有序组织农民工输出就业。探索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实行以工代赈,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组织开展农业技能、返乡创业等专项培训,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2022年,全县专项就业服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8万余个(次)、开展就业培训1200余人次。

(4)抓财产增值。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积极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闲置房屋,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探索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实现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8860.32万元,村均21.35万元。

(5)抓政策落实。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规范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全面兑现农村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资金,及时兑付耕地地力补贴、稻谷目标收购价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着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2022年,全县通过“一卡通”精准兑付耕地地力补贴、种粮补贴、稻谷目标收购价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1.6亿元。(杨敏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