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传承老字号 不能丢了“魂”

来源:经开区行政审批与审计局 作者:吴燕 发布时间:2022-11-22 21:28:32

在“雪糕刺客”横行的夏天,一把断裂的菜刀意外冲上热搜,拥有近400年历史的刀具老字号菜刀张小泉,因不能拍蒜,引发全网热议。无论是客服“菜刀不能拍蒜”的答复,还是专业人士的专业解读,亦或是张小泉总经理关于“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的言论,无疑是给热搜火上浇油。传统刀具不能拍蒜,对于在家庭厨房里忙活了几十年的掌勺人无法理解。许多网友表示:“老祖宗的菜刀败给了一瓣大蒜,很多事情都变得离谱起来,到底是商家的问题,还是消费者的问题?”

从“狗不理包子”到“厉家菜”,再到“张小泉”,近年来,“老字号”从受人追捧,到成为“没落的贵族”,陨落之快令人叹息。“贵”不是“老字号”的标签,“老字号”的“老”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老字号”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众,本就是服务民众的产物,脱离了民众也就“高贵”不起来。所以,“老字号”的传承,不仅仅是招牌的传承,更是它深厚文化内涵与精湛技艺的传承。

守正固本,优化服务。一个品牌要长久立足于市场,必然要有特色与优势的支撑,可以是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也可以是它精湛的技艺,亦或是它童叟无欺的诚信,而这些就是“老字号”立足的“根”与“魂”。若是失了根本,“倚老卖老”,一味地将顾客当成了韭菜,还高高在上,那就是本末倒置,当失去了口碑,老字号也就只剩一个“老”字了。所以,“老字号”要敬畏市场而不是在市场中迷失自己,更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子优化服务,以过硬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让公众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物超所值。

强化品牌,传承光大。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老字号要做大做强,永远保持年轻活力,就必然要强化品牌的宣传和保护,提升品牌溢价。近日,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通过铜器艺术展,以文化创新让铜艺回归生活,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消费需求,在保持百年老字号悠久历史的品质和历史元素的,也打造了“品牌创新”的概念。作为历史传承的一部分,老字号“老”在历史底蕴,出路却在于“守正创新”,要将老字号活出新样子,除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更需要传承者自己的坚守和努力。

顺时应势,创新求变。无论是一个品牌,还是一种商品,若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去了解市场需求,顺应时代潮流,“老字号”亦如此。近年来,不少老字号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比如大白兔跨界联合乐町出品“奶糖味”服装;张飞牛肉改变锁鲜包装,以便打开销路;北京豆汁也换上了“灌装”走进超市;还有更多的老字号赶着电商的风口,开始了云端卖货。这就是顺应时代潮流,不管是销售模式,还是销售地点,这些改变都迎合了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当年的“老字号”引领时代潮流,今天的“老字号”更不能墨守成规,甚至抱残守缺。再老也要有新特色,再新也不能丢了老味道,守正创新,“倚老卖新”,才是“老字号”赓续传承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经年不变的老根老魂,才能风起云涌的市场中稳步前行。(吴燕)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