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构建司法行政法治大格局,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来源:洪雅县司法局 作者:王庆国 发布时间:2022-09-08 17:58:53

内容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重要要求,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率先在全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共洪雅县委结合县情实际,决定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县委书记周代军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洪雅绿色发展的核心位置。洪雅县司法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国为组长、4个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力求聚焦职能职责,构建司法行政法治大格局,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沿着法治轨道有效运行,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关键词: 司法行政  法治大格局  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产品价值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着眼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前瞻思维、宽广视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洪雅是眉山乃至成渝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涵养区,近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标定发展“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目标地位,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重要要求,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率先在全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共洪雅县委结合县情实际,决定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县委书记周代军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摆在洪雅绿色发展的核心位置。洪雅县司法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王庆国为组长、4个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题组,深入12个镇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调研,力求聚焦职能职责,构建司法行政法治大格局,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沿着法治轨道有效运行,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聚焦“三个参与”,构建司法行政法治护航大格局 

参与领导体系创新、决策决定审查、目标管理实施,构建起司法行政法治护航大格局,助力党委政府顶层设计,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参与领导体系创新

洪雅县勇立潮头、勇挑重担,率先成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县级碳汇管理局,司法行政机关将认真履行统筹依法治县职能,助力县委县政府创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根据法治护航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运行实际,结合县森林碳汇管理局岗位职责践行情况,适时建议并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在12个镇成立镇级森林碳汇管理工作站,有效保障各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开展。利用法治政府建设的契机,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领导小组,整体谋划、稳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制定绿色低碳产业基金、土地供给、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配套政策。助力县委县政府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化水平,破解法治护航难点、堵点,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搞好规划设计,有力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多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二)参与决策决定审查

加大四川法治建设“1+8”示范示点成果推广运用,发挥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参谋助手作用,对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方案、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口,确保决策决定事项合法合规。梳理主管部门与各镇党委政府的管理职责,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权责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规划策划、招商引资、项目包装运营等决策决定工作。列席相关部门(单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会议,为通知起草、公告发布、合同签订等提供意见建议,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案件,督促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出庭应诉有关规定。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修改和完善,依法、依规、依程序处理信访案件,防止出现违法行为,有力规避法律风险,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三)参与目标管理实施

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法治护航要素保障列为依法治县目标管理,助推洪雅围绕全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改革要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保护补偿,出台激励政策,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目标。全面推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执法过错纠正和责任追究程序,确保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督查督办机制,对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项任务及时监督检查和跟踪推进,将行政权利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全县监督体系统筹规划,确保各项部署安排落地见效。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考核内容,考评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严格末位查究,用考评考核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面拓宽。

二、聚焦“三个围绕”,构建司法行政法治宣传大格局

围绕重点人员宣传、重要领域宣传、重大项目宣传,构建起司法行政法治宣传大格局,营造学法用法浓厚氛围,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围绕重点人员宣传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有效运用网络学法平台,增强领导干部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意识,让领导干部坚定扛起生态保护第一责任,不遗余力保护好生态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的绿水青山。健全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制度,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培训作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任职必经程序和必要条件,提升“两委”班子成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素养和能力。利用农民群众节假日及农闲时间段,开展“送法下乡”“法治赶集”等活动,以村村通、横幅标语、集中讲授、视频教育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全面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健全各学龄阶段的碳达峰碳中和法治教育体系,通过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旧物回收、光盘行动、零碳出行等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二)围绕重要领域宣传

要求责任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法律八进”普法责任制,加强农业农村、住建、卫生、林业、环保、国土等重要领域的精准宣传,让相关责任人员全面了解并掌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承担重要领域法治宣传责任,在重要版面、频道、时段设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宣传专栏专题,针对涉及的社会热点开展权威准确的法律、政策解读。要求司法机关选取重要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件,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重要领域自觉遵守碳排放碳交易有关的实体法、程序法。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单位)针对重要领域需求,引导管理者增强法治观念,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

(三)围绕重大项目宣传

紧扣实施一张路网、一张水网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急需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社会网格“一员多用”作用,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治宣传联络点,制定出台差异化、个性化的法治宣传任务清单。紧扣现代农业园示范园观光大道、江南康养产业大道、响水洞生态饮水等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开展法治体检、法治讲座、法治演出、法治成果展示,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密切相联的法治宣传走深走实。紧扣培育“茶、竹、椒、乳肉制品”主导产业,建设四大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发上下游产品,形成产业链全景园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与学法用法深度融合,确保法律法规举手能得。紧扣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重大项目开展法治宣传,提升法治能力,促进融资平台建设、方案制定,确保培育出具有洪雅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进而达到产业价值与生态价值双实现的远景目标。

三、聚焦“三个优化”,构建司法行政法治为民大格局

优化法律服务机制、法律服务平台、法律服务供给,构建起司法行政法治为民大格局,汇聚干部群众强大力量,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优化法律服务机制

形成县、镇、村三级法律服务联动机制,围绕“1+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从提高法律服务便利性、快捷性出发,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服务业务传递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基层。建立法律服务执业机制,健全解答咨询、受理申请、登记归档等工作规范,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律服务补齐短板、补强弱项。完善“法律明白人”现场观摩、远程教育培养机制,结合网格化管理优势,在每个小网格培养1—2名“法律明白人”,以点带面形成全覆盖,发挥“法律明白人”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法律服务作用。落实法律顾问服务企业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听取企业建议意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服务问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产业化,夯实企业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基础。

(二)优化法律服务平台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完善中心(站、室)管理,将法律服务推送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第一线,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法律服务人员,第一时间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贴心服务。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使用“12348”服务热线代替投诉热线,规范化提供“7×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接通率,丰富热线答问标准化知识库,做实做精回访评价、数据归集。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持续践行“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利用现代化大数据信息,智能推送网络法律服务特色产品,提供及时、高效、权威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查询,实现“一网通办”。探索创建智慧零碳景区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确保到2025年,建成高端康养客房1万间,接待游客能力达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2亿元,基本呈现宜业宜商宜游宜居的高端文旅康养新区。

(三)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开展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提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公益性法律服务质效,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坚守“无理不生事、有理不闹事”的法治底线。提高公证工作能动性,探索公证服务景区、服务园区路径渠道,前置公证服务资源,深入现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涉及事项的证据保全,对年老、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公证服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法律援助的初审权下放到全县12个基层司法所,简化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手续,由申请人对所需困难证明情形进行书面承诺后不再提供其他相关证明,免于困难证明审查。重点突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法律服务供给,加强信用监管、公平竞争审查、政务诚信建设,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促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四、聚焦“三个着力”,构建司法行政法治维稳大格局

着力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管控、违法犯罪打击,构建起司法行政法治维稳大格局,筑牢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保障洪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着力矛盾纠纷调解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矛盾纠纷“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坚持镇每半个月、村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摸排,及时了解并有效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专职调解员管理和培训,达到队伍“人员职业化、工作专业化、待遇工薪化”标准,提升专职调解员化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矛盾纠纷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做到每一起案件都案结事了、人和政通。积极与公安、林业、环保等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发挥个人调解组织优势,突显婚调委、医调委、交调委等联排、联防、联调作用,力求多元化调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通过各类矛盾纠纷的有效排查化解,保障“开发有度”,严守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红线,严控瓦屋山、七里坪开发强度、建设密度、建筑高度,保住成都平原经济区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态宝库。

(二)着力特殊群体管控

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严格管控社区矫正对象,落实调查评估、集中学习、公益活动等制度,对破坏生态效益的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个人矫正”方案进行重点矫正,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协调建立安置帮教基地,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渠道,对困难人员和“三无”人员,协助民政部门利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惠政策,保证其基本生活。配合职能部门和家属对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的管控,及时对他们进行治疗,培养健全人格,发展广泛兴趣,树立生活信心,使精神病人、吸毒人员感受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的温暖。加强特殊群体教育引领,让他们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受益者,成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行乡土阔叶与杉木柳杉混交造林、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储量的参与者,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任务。

(三)着力违法犯罪打击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违法犯罪打击联动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公布进展情况,注重信息共享,针对疫情防控、禁毒反诈、森林防火等开展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主动作为。鼓励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违法犯罪打击线索提供,配合公安、检察、法院打击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毁坏耕地等违法犯罪,以发生在干部群众身边的案例进行以案说法,让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定期通报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类“两法衔接”案件移送数量、案情,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促进平安建设,推动外部生态受益地区向洪雅购买生态产品。结合《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施行,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力保障“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全面实现,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彰显洪雅担当。

 

(洪雅县司法局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王庆国,洪雅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课题组成员:赵娅群,洪雅县司法局办公室主任;秦饶涓,洪雅县司法局政工科副科长;黄琪,洪雅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肖琴,洪雅县司法局法治调研与督察股股长。)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