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七号检察建议”背后的故事:这封遥寄端午相思的家书,贴上了检察法治邮票

来源:犍为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何东霞 发布时间:2023-06-21 17:11:35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

“检察蓝”遇上“邮政绿”

看看他们是怎样

用“小包裹”守护“大安全”的呢


一张邮票,承载“七号检察建议”

全国首款基层检察、邮政联合定制邮票

1687338737394.png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推动强化寄递行业安全监管,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同犍为县邮政分公司开展“党建共创”活动,以党建助力业务高质量发展,联合推出极具犍为检察特色的定制邮票,通过邮票的宣传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以“检察蓝”守护“邮政绿”,筑牢寄递安全“防火墙”。

一封家书,贴上检察法治邮票

1687338763010.png

6月22日,“检邮同心”协作机制会签暨公益法治邮票首发仪式上,在乐山市人民检察院的见证下,犍为县人民检察院、犍为县邮政分公司一同为全国首款基层检察、邮政联合定制邮票首发启封。

1687338786775.png

活动现场,犍为县人民检察院表彰了“美丽犍程·花开少年”少年法治宣讲团优秀辅导员黄栩丹和犍为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优秀学生讲解员9人,并为他们颁发奖状和犍为检察法治邮票。

孩子们将思念倾在笔端,揉于纸上,写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优秀学生讲解员代表上台分享写给远方父母的信,并在检察官的监督见证下,贴上检察公益法治邮票,成功邮寄出了第一批带有检察定制邮票的邮件,这一封封信件将跨越几千公里,送到远方父母的手中。

1687338812319.png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佳!许久未见,今日提笔,极为想念,爸爸妈妈最近还顺利吗?我有幸参与了犍为法治教育基地的解说活动,成为了一名讲解员。从前我总觉得法律离我们特别遥远,经过这次活动我才感受到法律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一份快递,在端午节安全寄出

时值端午佳节,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给远方父母寄去端午礼物,犍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贯彻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监督邮政工作人员现场收件,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确保这份“沉甸甸”的爱意安全送达。

为全面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犍为县人民检察院与犍为县邮政分公司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小组,畅通违法犯罪线索移送渠道;积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能动履职促进执法部门规范执法;主动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强化法律监督职能,落实“监督办案九必查”,全面排查监督线索,防止有案不立、有案不查;立足案件办理,第一时间分析梳理案件背后反映的监管漏洞,制发检察建议促进诉源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寄递从业人员和群众自觉履行、配合“三项制度”,共同守护寄递安全。

1687338844976.png

七号检察建议,我们一直在落实

活动中,犍为县人民检察院与犍为县邮政分公司会签了《关于加强防范打击寄递违禁品犯罪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机制》)暨“检邮同心”协作机制。

“检邮同心”代表着检察机关与邮政公司在寄递安全管理领域已经成为“亲密战友”,将携手共筑寄递安全“防火墙”,助力邮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687338886371.png

《机制》明确了协作监督范围和重点,对协作监督职责、寄递流程、人员培训、线索移交、监督方式、综合治理等作了明确规定,畅通了检察机关与邮政公司在寄递毒品犯罪案件等方面的信息通报渠道,有助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寄递违禁品类违法犯罪行为的职能作用。

党建引领,助力业务提升

2022年以来,为全面贯彻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切实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犍为县人民检察依托“党建共创”活动,与犍为县邮政分公司共创“检邮同心”工作品牌,从严打击寄递犯罪、织密寄递安全防护网成效凸显。

1687338912704.png

自开展“党建共创”活动以来,犍为县邮政分公司共处理包裹进口157万件,出口68万件,信件进口5万件,出口1.1万件。在犍为县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下,每一份包裹与信件都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包裹、信件检查率百分百,犍为县邮政分公司寄递毒品犯罪“零”发生,实现了物流寄递安全的源头治理。


1687338936125.png

下一步,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检邮同心”工作品牌为重要抓手,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抓实寄递安全前端治理,坚决堵塞行业监管漏洞,实现“检+邮”的深度融合,形成维护公益合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