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前锋区桂兴镇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普法活动

来源: 作者:舒学平 发布时间:2023-04-18 12:06:4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政治安全这个根本,汇聚人民力量,广泛开展反邪教、反间谍、反暴恐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常识宣传教育,有效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巩固、拓展、提升防范和抵御各种安全风险能力,高质量提升全镇人民的国家安法治意识,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社会共识。桂兴镇党委政府把组织开展好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把统筹经济社会大发展和大安全,以全国上下深入广泛开展的“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结合当前开展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四大行”领域整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六无”平安村(社区)创建、春季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禁种铲毒及禁毒“清源断流”、反邪教等活动,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全覆盖,不留死角,高质量营造依法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浩大声势和浓厚社会氛围,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QQ图片20230418120718.png

狠抓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率先垂范。桂兴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镇企业、事业单位分管意识形态负责人集中召开专题会,传达学习关于开展好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把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来抓细抓落实;村(社区)、驻镇企业务必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创新方式,认真实施,注重实效。通过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活动,确保全镇上下更加清醒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深深感悟到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履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增强高度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筑牢人民群众的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掀起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月”普法宣传活动新高潮,确保普法活动工作走深走实。

QQ图片20230418120756.png

QQ图片20230418120823.png

川桂水泥门卫室与保安人员足膝相坐,宣传宣讲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突出针对性,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党政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工作人员进企业到乡村客运点分门别类与保安员、客运车辆业主驾驶员面对面宣传宣讲反邪教、反间谍、反暴恐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常识,广泛的交心谈心,梳理行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块决策解决,进一步提升保安员和驾驶员的职业责任心和安全责任观;二是在人口流动集中地,设宣传咨询服务台,悬挂宣传横幅,向过往止步前来的群众发放“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扫黑除恶斗争、防邪禁毒、平安建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宣传明白资料,宣传宣讲《国家安全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反间谍法》等法律知识,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破坏国家安全的具体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更加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的稳定、个人、家庭的幸福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深刻感悟到新时代国家的安全成就,知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及该怎么做;三是充分利用“一镇一微”“一村一微”载体,广泛转发“学习强国”官方媒体公开发布的有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文章、视频、图片,开启网络安全学习教育。

QQ图片20230418120836.png

QQ图片20230418120851.png

桂兴乡村客运点向业主及驾驶员宣传宣讲国家安全观相关法律知识

普法宣传活动氛围渐浓,效果好,成效明显,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担当与履职尽责效能倍增,人民群众新时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形态责任观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开启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征程新局面,夯实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基石。(舒学平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