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枣山园区倾力打造“四好农村路”

来源:枣山园区建设局 作者:李一建 罗阳 发布时间:2020-10-28 15:18:20

近年来,枣山园区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实现园区建制村百分百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

注重在建设好农村公路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近3年,实施新建、改造、延伸和联网工程等农村公路项目36个32.8公里,园区农村公路累计达137公里,所有通村道路达到100%硬化标准。有序推进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实施红庙综合运输服务中心项目、枣山园区波形护栏项目、穿石小学新校区人行桥项目,整治农村公路危桥3座,治理边坡4处,完善排水设施27处,设置交通标识标志120余处。

QQ图片20201028151954.png

注重在管理好农村公路上下功夫。明确园区规划建设局承担农村公路管理职能并配备路政管理人员,在枣山街道、穿石镇、红庙办事处分别设置农村公路管理站并配备监管员,要求建制村(社区)建立健全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100%纳入财政预算,将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完善农村公路保护设施近100处,防止、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及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行为13起。

注重在养护好农村公路上下功夫。要求建制村(社区)配备护路员,明确农村公路管理范围,坚持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绿化美化公路翼侧63处,持续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常年保持路面整洁、无杂物,保证公路边沟排水四季通畅、无淤积、无堵塞,积极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真正实现有路必养。

QQ图片20201028152010.png

注重在运营好农村公路上下功夫。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设置农村客运站点(招呼站)45个,实现辖区40个建制村(社区)通客车,推广乡村客运、预约式响应服务和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基本建成覆盖园区、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李一建 罗阳)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