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内江市资中县法院“六举措” 抓实平安建设“五大行动”

来源:资中县法院 作者:朱彬芳 何成康 发布时间:2019-11-18 11:30:48

  建机制,明确责任促落实。资中县法院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镇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镇领导具体抓、县法院积极主动参与、镇村两级干部总动员的工作大格局。建立月联系、旬走访、周报告制度,院长每月到联系片区检查平安建设工作和“五大行动”开展情况;包村(社区)干警每旬进村、进社区开展工作至少1次,加强沟通交流,定期收集社情民意,开展法制宣传,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每周收集各挂包联系镇村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市法院、县委政法委报告。

  大走访,广征深排察民情。组织111名干警到挂包联系的7个镇、12个社区、87个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征集、随机走访、座谈交谈等形式,围绕加强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化解、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网格服务管理、政法队伍、法院工作等内容,向当地群众征求意见建议42条。结合“百千工程”,对当地突出治安问题、涉黑涉恶线索等进行深入摸排,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和难点问题,摸排涉及盗窃、诈骗、赌博、居住环境、交通出行等问题14个。全面掌握辖区不稳定因素和难点问题,对有关疑难信访案件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化解方案,实行领导包案,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大宣传,正面导向造氛围。开展平安建设季度宣传活动,到挂包联系镇集中宣讲和培训7次,利用巡回审判车到各场镇播放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院工作等专题片14次,制作并发放平安建设宣传单1万余份,利用“村村响”进行广播宣传,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召开院坝会40余场。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代表及媒体记者参加,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执行攻坚、道交一体化改革等工作开展情况、特色做法及成效。依托内江电视台《开庭说法》栏目宣传报道典型案例5期,运用各级各类媒体及本院“两微”、抖音等平台,发布、推送信息335条,通过LED大显示屏滚动播放平安建设、扫黑除恶PPT和视频。开展先进人物宣传活动,通过全市“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全县政法系统“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活动、资中县“政法风采”栏目、内江日报、网络媒体、微视频等集中宣传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陈建、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蔡朗,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大汇报,开门纳谏促公开。定期不定期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两代表一委员”汇报、通报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2次、执行指挥中心开放日活动1次、法庭开放日活动9次,邀请代表、委员走进法院全面了解工作。开展代表、委员“一对N”联络工作,走访代表、委员18人次,汇报工作6次,收集意见建议9条。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1次、廉政监督员座谈会1次、人民陪审员座谈会1次,通报法院工作、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等情况,征求意见建议36条。完善代表委员短信平台,通过短信向代表、委员汇报重要工作600余条次。

  大服务,排忧解难暖民心。开展便民诉讼服务,推行“三有五个一”微笑服务,完善网上诉讼服务功能,处理网上立案申请212件、跨域立案2件,利用周末开展假日诉讼服务8期,接待当事人56人次。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结合“司法大拜年”专项执行活动,集中兑现涉民生案件执行款项450余万元,集中实施执行司法救助5件。与镇党委、政府联合制作“平安建设连心卡”1万余份,方便老百姓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第一时间联系干警,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和服务。开展法律帮扶活动,干警结合“农民夜校”“法律七进”等上门宣传平安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接受法律咨询117人次,指导化解矛盾纠纷8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天平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暖冬行动4次、法制宣传27场、文明交通引导9次、环境治理13次。

  大整改,改进作风树形象。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推进惩防衔接系统防治项目建设,召开重大案件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深剖细改,肃清余毒。开展作风大整顿,针对诉讼服务中心、民商事审判部门、人民法庭等窗口、一线办案部门整治司法作风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整顿方案,开展作风巡察和审务督查36次,召开查摆问题会11场、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2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群众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查摆问题34个,制发通报15期,谈话提醒5人、批评教育12人。开展巡察同步整改工作,坚持“清单制+责任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梳理问题3170个,制定整改措施96条,已整改问题63个。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司法活动中的“四不”问题和具体表现,梳理突出问题711个,制定工作措施19条。开展司法为民宗旨意识不强专项整治,明确问题表现4个,制定整治措施4条,开展暗访督查1次。(资中县法院 朱彬芳 何成康)


责任编辑:赵博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宣传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