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内江中院干警李丽莎家庭入选四川省“最美家庭”

来源:内江市中级法院 作者:内江中院 发布时间:2021-05-14 08:43:33

   513日,四川省妇联、省文明办在蓉表扬了2021年度四川省“最美家庭”和提名家庭,内江中级人民法院干警李丽莎家庭等100个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

   李丽莎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她的丈夫刘洪荣是一名电力工程师,在凉山州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李丽莎刘洪荣夫妻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现年五岁,小名叫芋头,在上幼儿园。


“法官妈妈的牵挂”


李丽莎以前在少年法庭工作,主要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很多家事案件,也帮助不少家庭,其中给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抚养费纠纷的案件。四年前,小潘潘的爸爸妈妈因为感情不和分开,仅几个月大的小潘潘随妈妈张某生活。小潘潘的爸爸未按离婚协议支付抚养费,张某独自一人照顾年幼的小潘潘而没有上班,母女二人生活捉襟见肘,无奈之下,张某便向法院起诉,要求小潘潘的爸爸支付抚养费,们因此而结缘。通过合议庭的释法说理,张某最终撤回上诉,案件审结。

小可爱.jpg

但这只是开始,四年来,李丽莎一直关心着小潘潘的成长,积极协调各方,为小潘潘先后争取到法院司法救助金、关工委帮扶资金共1.2万余元,极大地解决了她们的困难。李丽莎还经常去看望小潘潘,给她买衣物、书籍、食物,渐渐地小潘潘成了牵挂的“小可爱”,去年四月,小潘潘过生日,李丽莎一家和朋友们到小潘潘家中,为她庆祝生日,小潘潘很开心,临走时,她的表情念念不舍,这幅画面一直在我心里,作为一名法官,我要公正司法;作为一名母亲,我要努力用司法的温度去呵护温暖这些无辜的孩子。


“大山深处的牵挂”


李丽莎的丈夫在大山深处的水电站值守,了解到山区里的孩子们生活和学习都很苦,有的孩子没有书包文具,仅有的铅笔只有很短一截,有的孩子没有御寒冬衣,有的孩子甚至冬天都是穿着凉鞋光着脚丫的,看到这些,他想为孩子们尽一点绵薄之力,自发组织成立了洪流爱心团队,他担任团长。

2012年至今,一直坚持为大山里孩子奉献爱心,他曾做过大千社区论坛的公益版主,筹集书籍、文具、体育器材、衣物等文化、生活用品,将内江人的爱亲自传递到大山里。工作之余,他经常一个人背着衣物,爬山涉水,冒着严寒酷暑,将衣物送到山里人手里。他们了解到附近一个学校就一个教室,13个年龄段不同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教室里仅有的一盏电灯也坏了,但孩子们的求知欲却很强烈,不管条件多么苦,学习却是一丝不苟。我的丈夫组织洪流爱心团队人员带着干粮,扛着爱心物资,踩着泥泞小路,到学校给孩子们召开主题班会,和同学们谈一谈理想,聊一聊山外的情况。

他总是时刻想着山里的孩子们,玛瑙娃就是其中之一,一次在下山途中,他看见了一个男孩在地里喝水,他主动和他聊起家常,知道了这个男孩靠敲击出玛瑙石为生,他多次送衣服和生活用品到孩子家中。一个妹妹喜欢布娃娃和画画,他送去了圣诞老人和画具。

“我们一起,守护内江”

疫情期间,他知道了内江市共青团在招募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参与了便民服务,在高桥社区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箱,连续上下楼进行喷药消毒,午饭就是在车上啃几块饼干后继续战斗,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他也全然不知。当街坊群众纷纷为他们志愿者点赞说好时,他感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当天回来洗完澡后,他感冒了,他害怕自己会不会被病毒接触了,一个人在屋里呆了两天,还好是小感冒,身体恢复了。

情人节当天,他毅然再次投入到社区进行检查服务到卡点登记。当今年特大洪水褪去,他又加入到东兴区青年突击队,到河边湿地公园步行道进行淤泥清除,烈日暴晒下,挥舞着铲子,慢慢将淤泥移走。蚊子在他腿上咬了很多大包,他咬着牙坚持,他说“比起环卫工人这都不算累,他是一名党员,也是内江人,只想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一起,守护内江”。


“参与志愿活动,感知幸福生活”


在丈夫的带领下,李丽莎一家人都加入了奉献爱心的行列,李丽莎的妈妈亲自为他缝制了装衣带,李丽莎和孩子也利用探亲的时间同他一起去给山里的孩子献爱心,从小给芋头树立起爱心的榜样。小芋头已经连续两年暑假到山里去看望爸爸,了解爸爸的工作为什么要长期坚守,更是了解了大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芋头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些糖果和玩具,把内江筹集到的物资挨个发放到彝族大小朋友的手里,让大山的孩子们甜在嘴里,暖在心里。芋头懂得了分享,得到了快乐,知道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捐物.jpg

去年重阳节,李丽莎和孩子以及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到市中区仁心养老院,为那里的老人送去节日的关怀,芋头和同学们将围巾、帽子和棉鞋送给院内的爷爷和奶奶,和爷爷奶奶聊天,给老人们表演节目,逗得老人们十分开心,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包好抄手,给老人们留下爱心午餐,让孩子感受了“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的传统美德。

三口之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平凡点滴的幸福。一个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幸福的,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总是快乐的。

美,是什么?是我们的主观印象,还是这样的客观存在?答案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平淡的岁月,沉淀了志愿服务者的执着和坚守。最美家庭就是对十爱的践行,将爱传递,为文明社会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内江中院)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