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通江:“蓝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杜文龙 发布时间:2023-10-31 21:08:19

10月26日,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一棵棵蓝莓树苗枝叶翠绿、生机盎然。村民穿梭在蓝莓树间,忙着施肥、除草、剪枝,加紧做好果树管护工作,现场一派忙碌生产景象。

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

“以前村里没有蓝莓产业的时候,我们就种点玉米、土豆、红苕,或者养点鸡鸭。”正在基地里除草的村民杨江荣介绍,自从发展蓝莓产业以来,一亩土地的流转费400元,还能在基地里干点活,“家里老小照顾了,收入比以前多,发展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实惠。”

在探索产业发展过程中,太平场村抓住东西部协作契机,建立“党建引领、供销牵头、部门联动、村级主抓、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集合“供销社”服务优势、“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资源优势、“专合社”生产优势,创新“三社”融合模式,大力发展蓝莓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共种植5个品种的蓝莓1600余亩,常年用工3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160余人,村民年均务工收入1.2万元以上。

近年来,通江县按照“做强链头、锻造链身、厚植链尾”思路,以太平场村为中心,以蓝莓产业为主体,带动全县17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发展蓝莓1.3万亩,并投资2.2亿元,建成集育苗、种植、电商、冷链、物流、深加工、营销及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结合、三产融合新业态。

“我们已经举办了三届蓝莓采摘节,共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0余万元。”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林表示,将继续发展蓝莓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打造蓝莓产业观光园,形成乡村旅游观光带,把杨柏镇太平场村建成可观、可赏、可玩的美丽休闲乡村。(转自《巴中日报》2023年10月31日第A6版)


责任编辑:杨海燕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