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底线”思维。确立安全就是底线的思维,坚持严的执法理念立规矩,实的管控措施守底线,细的教育引导暖人心,确保矫正管理稳定有序。同时积极协调镇综治办、派出所、村(居)委,主动联系家属,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先后为5人回归社会提供了帮助,回归路上有温情。
突出教育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矫正对象运用“在矫通”进行自学,激发其接受教育矫正的自觉性。以个别教育为契机,细致了解矫正对象思想工作生活等动态,稳定情绪,正确引导。通过"三新"教育活动,开展植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2次,提升了家庭及社会参与度,努力将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突出考核管理。严格落实矫正对象计分考核管理办法,特别是将点名、教育、公益活动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进一步弥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将考核结果张榜公示,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先后对1人日常考核加分,对1人予以表扬,有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
多方协作配合。安帮矫正由司法所负责人牵头,矫正小组加强管理,矫正对象家庭密切配合,积极与村(居)委干部、派出所民警、志愿者加强联络协作,保持信息交流不断,动态及时掌握。
密切联系对象。采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每周对矫正对象线上开展报到、个别教育,随时了解掌握矫正对象动态。鼓励矫正对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有1名矫正对象参与包括发放防疫物资、协助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达20小时,其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