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恩阳区实行硬举措,抓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供给新机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与慢性疾病拉起“红线”,有效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壮大签约团队
以注册的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为主体,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退休人员、热爱医疗卫生事业人员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坚持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组建以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等各专业为主的专家团队,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模式、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和质量。目前全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37支,培养全科医生和后备力量300余人。
智慧化签约服务
签约服务“接地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发放印有健康知识和宣传政策的生活必须品,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人知晓、人人认可、主动签约,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大力推行长期慢病处方服务,为确有需求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设立配套齐全的健康小屋,开设签约服务区,体质询问区等,让群众走进小屋远离疾病。提升智慧化服务,群众遇到健康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等方式随时找家庭医生寻求帮助,可享受方便、快捷、有效的健康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解决群众在就医方面的实际困难。“我们实行电子化签约服务,通过一体机,为群众开展健康体检,提供线上签约、扫码签约等,完成电子化签约,在平台中实时查询签约居民健康信息,开展健康随访,通过优质服务,吸引群众主动签约,达到签约一个,服务一个,满意一个的全程健康管理模式。”恩阳区茶坝中心卫生院公卫科科长张克志表示,身为家庭医生的他,正在健康小屋里为群众进行签约服务。
个性化签约服务
“年纪大了,下床也困难,医生隔三差五就来家里给我量血压,身体不舒服一个电话医生就过来了”渔溪镇方坪村周玉华老人患有高血压和脑梗,老人被列为慢病管理对象,家庭医生一到周玉华老人家里,便开始了解近几天的身体状况,开始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心率检测,做常规体检,再三叮嘱老人清淡低钠饮食,加强康复锻炼,按时吃降压药等注意事项。像这样的慢病患者村里还有很多个,都需要家庭医生上门开展服务,为其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结核病、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实现基层首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根据个人签约情况,灵活签约周期,实行一年一签、一年多签等方式,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签约,增加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签约模式多样化
下沉式签约模式,通过入户走访、公共卫生体检、医疗健康义诊等方式开展签约服务,同时帮扶困难群众,特别是疫情期间,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上门巡诊、预约取药等,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使诊疗工作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群众家中提供医疗服务。推行互联网+签约模式,构筑1+1+1组合签约模式,即1名卫生院中层干部、1名执业助理及以上医师、1名卫生院执业护士、1名乡村医生服务1个行政村,配强服务队伍。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实行区域化签约服务,对居民实行“网格化”健康管理,打通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的同时,随时关注重点地区返村人员,然后进行健康监测”渔溪镇方坪村乡村医生白刚说,家庭医生签约的同时,加强重点地区返恩人员的随访,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