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调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靠前指挥、会商调度、督查督办,重险季节和主汛期实行24小时监测值班。把责任压到村(居),把监测落实到专门人员,与村(居)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告知书》12份,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12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抓排查监测,“日日”打卡报告。对辖区4个村5个社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实行“日排查日报告制”,对河道、建筑工地、高陡边坡、不稳定斜坡等重点地质灾害区域,落实 24 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坐实排查。针对12处地灾隐患点落实12名监测员,设立警示标示 48 个。遇险情和灾情时,果断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组织抢险救灾,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抓宣传培训,提升防治能力。结合已发生的地灾实例,利用宣传展板、广播、LED、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以及专题培训学习等形式,宣传普及识灾避灾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提升群测群防能力。完善街道、村(居)、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目前培训76人次,发放宣传手册、海报600份。
抓应急管理,备足物资储备。建立抢险救灾队伍,加强应急抢险队伍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12 次,参演289人次,不断提升应急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和救灾能力。全面盘点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物资登记,对于缺少或需更换的物资,迅速进行补充,做好抗大涝、抢大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