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精管细治促蝶变 让城市增“颜值”丰“内涵”

来源: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16:24:51

作为城市颜值的“维护者”、城市安全的“守护者”、城市秩序的“服务者”,市综合执法局不断从一系列涉及城市的小事入手:从整治一处工地扬尘污染、到护航一场夜市经济活动、再到规范一辆非机动车停放,以“柔情似水”的理念贯穿刚性执法与温情服务始终,用实际行动精雕细琢城市肌理,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image.png

重拳净尘 · 守护蓝天

针对“阳光公园城项目施工扬尘大”的市民投诉,经开区执法大队快速精准锁定污染源。经查,该项目存在围挡喷淋不足、裸土覆盖不全、车辆冲洗不到位三大突出问题,导致粉尘弥漫,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与环境质量。执法人员立即约谈项目负责人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通过持续跟踪、严格督导,扬尘污染得到根本性解决,周边PM2.5数值大幅下降60%,赢得居民拍手称赞。

柔光暖城 · 护航夜娱

在“2025巴山夜啤·夏日狂欢嘉年华”等夜间经济活动期间,执法人员不仅坚守岗位,全力维护现场市容秩序,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更主动向前一步,贴心化身“服务员”。他们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随时倾听市民游客需求,耐心解答咨询、热情指引方向、及时协调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这些举措是巴中市支持夜经济发展政策的生动实践,通过将规范管理与暖心服务深度融合,不仅有效保障了夜间消费环境,更显著提升了市民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让城市的夜晚不仅热闹繁华,更充满温情与关怀。

精管畅行 · 文明成风

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采取“宣传+引导+服务”的综合治理模式,一方面倡导市民遵守“入位、同向、整齐”的停车规范;另一方面,对于车主不在场的违停车辆,采取“挪移归位”措施。今年以来,已开展宣传教育460余人次,劝阻乱停放行为1300余起,规范整理车辆2600余辆。通过持续努力,市民文明停车意识逐步提升,市容秩序显著改善。


责任编辑:孟桂壮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